手机版

手机版

您现在:首页 > 工作动态 > 2014年
各地两会聚焦儿童教育热点
来源:本网 日期:2014-01-24 22:43:24

  重庆:加强对家长的教育
  “儿童的暴力实际是接受了暴力知识,作为家长应该及时发现并干预孩子情感的变化。我认为加强家长的教育比加强孩子的教育更急迫。”19日,在重庆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会上,重庆市政协委员吴安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执行者,更需要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多给孩子正面的支持,多交流发现孩子的问题,而不仅仅只是满足其物质需求。    “有些家长会产生误区,认为把孩子交给一所好学校、一位好老师,自己就没事了,孩子就能成才,但是孩子的情感、灵魂谁来负责?”为此,吴安鸣在此次提交的两会提案中写道:“家长把挣钱忙和工作忙作为借口,不思教育的责任、不学教育的知识、不行教育的义务,仅给予物质弥补,这变相弱化了家庭教育的功效。家庭教育功能的弱化是青少年成长中基础弱化的根本原因。”
  福建:体罚幼儿构成犯罪应追责
  福建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期间,陈展弘、魏刚等代表提出关于制定《福建省学前教育条例》的议案,将目光对准学前教育。    针对最近常见诸报端的体罚孩子等行为,议案提出了明确的惩罚措施:若学前教育机构及其保育教育人员体罚、变相体罚学龄前儿童,损害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应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取消任职资格。若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议案认为应该实行保 育教育人员资格准入制度。    议案还提到,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对不满六周岁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负有主要责任,“提倡以家庭为主实施不满三周岁学龄前儿童保育教育”。
  河南:努力化解城镇“入园难”
  有媒体从河南省的两会获悉,该省今年将启动实施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化解城镇“入园难”问题,争取三年后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河南提出,以今年起实施的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总抓手,支持全省各地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提供更多的入园机会,确保每个适龄儿童都能够“有园上”。该省还将逐步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和运行保障机制,加大财政对各地扶持企事业单位、集体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等的奖补力度,让孩子们都能“上得起”幼儿园,并逐步配足配齐幼儿教师、保育员,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严格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
  北京:要降低中高考难度
  北京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表示,大家都说中考、高考是指挥棒,那么改革就从指挥棒入手,用中高考改革来推动减负。    杨晓超透露,中高考改革方案将于今年上半年出台。目前可以确定几个方面内容。其一,要降低中高考难度。特别是中考,命题内容局限在学生学习内容之内。高考少出偏题怪题,不要人为设置障碍。去年高考命题已体现这个方向,今年还将继续。其二,在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上也会有变化。就高考而言,考试内容方面,未来将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只考语数外三门,其他课程就依据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这个政策其实是具有引导性的,将引导学校在安排初中或高中阶段课程时,避免一味地强调数理化,而要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对于网友此前提出的“数学退出高考”的提议,北京市人大代表、汇文中学校长陈维嘉表示,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数学不会离开高考。他认为,“一个人的成长是多方面的,需要多种思维来完善,不同学科对于各种思维的发展都有帮助。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知识和思维发展上会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陕西:促进教育公平 让更多孩子上“好”学
  2014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基础教育改革措施,主要是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择校热”问题。    “择校问题的根源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和分布不均衡。”省人大代表、西安中学校长张克强说,对于政府来讲,要解决择校问题,就要想方设法把学校都办好,尽快扶持弱校强起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范围。    此次提出大学区制改革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与西安市的先行探索密不可分。2012年,西安市启动“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以区域内的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学校,吸纳3~5所学校组建“大学区”,实施优质带动、捆绑式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实现教育高水平、高层次均衡。截至目前,全市1788所中小学共 组建了416个大学区。    2013年1月,陕西省教育厅向各市推荐西安“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经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将大学区制改革在全省推广。

  (来源:中国妇女报)

广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04965号

地址:广州市中山一路梅花村3号 邮编 :5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