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

您现在:首页 > 工作动态 > 2013年
女性参政的基层突破
来源:本网 日期:2013-10-25 23:22:18

  妇联基层组织是妇联工作的基础,农村妇女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二者的紧密结合,助推了女性进村“两委”比例的显著提升。
  2012年全国有12个省区市(包括跨年度省份)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配备村“两委”女干部的行政村所占比例为90.82%,较上届提高了14.60个百分点,其中天津、福建、黑龙江、江西、河南、湖北6省市实现或接近100%;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为22.77%,较上届提高了3.12个百分点;村党支部成员中女性比例为12.51%,较上届提高了2.50个百分点;农村妇代会主任进“两委”比例为87.34%,较上届提高了20.52个百分点,其中上海、福建、黑龙江、江西、湖北5省市实现100%。
  从源头推动妇女进村“两委”
  女性进村“两委”比例的显著提升,昭示了女性参政议政进程在基层的有力突破。据了解,今年全国还有12个省区市新启动村级组织换届。作为妇联组织致力推动的一项重点工作,女性进村“两委”新的数字仍然值得期待。
  妇联基层组织是妇联工作的基础,农村妇女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在推动女性进村“两委”的工作中,二者的紧密结合对加强农村妇女干部队伍建设,调动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实践的积极性至关重要。从源头推动妇女进村“两委”工作是全国各级妇联组织一直秉承的宗旨。继2010年10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通过后,北京、天津、河北等14省区市相继修订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办法、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纳入了有利于农村妇女当选的内容。结合修订《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地方配套法规,妇联组织创新工作,再掀推动农村妇女进村“两委”的热潮。
  其中,全国妇联实施的“促进中国妇女参政”国际项目,在黑龙江、山西、湖南三个试点省健全了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的实践政策;陕西省换届文件要求每个村“两委”班子中各有1名妇女干部、各县(区)村“两委”女性正职比例达到5%以上;江西省在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采取了女性“定位候选、定位选举、定位补选”的“三定位”措施;内蒙古自治区将嘎查、村委会副主任设置为妇代会主任岗位,实行单列单选。
  各地妇联在建立健全推动妇女进村“两委”的工作机制中也取得不少的经验。借助换届工作成员单位的身份,福建省妇联每名班子成员挂钩1~2个市和重点县;上海市妇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参加居村换届会议、及时与当地党政领导协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各地建立的典型宣传机制发挥了极大作用。通过选前重点宣传女村官、女能人、女党员等先进典型事迹,推出有竞争力的女性人选;选出女书记、女主任后,再次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进一步激发广大妇女群众参选参政的热情和自信。此外,各地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村镇街头的黑板报、宣传栏等各种渠道,营造支持农村妇女民主参与的社会氛围。
  各级妇联组织通过采取自办培训、联合培训、项目培训等方式,积极培训村“两委”女干部、农村妇代会主任、优秀女大学生村干部等村级女干部以及妇女致富带头人、女候选人等农村妇女骨干,帮助农村妇女提高参选能力和当选后的履职能力。
  积极培养女大学生村官
  女大学生村官是基层妇女干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级妇联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及党委组织部门对女大学生村官的重视,努力为女大学生村官提供有效服务。经湖南省妇联推动,在该省2012年村官选聘计划中,明确规定男女大学生各占50%,同时要求在选聘程序上一视同仁。
  各级妇联还把女大学生村官纳入妇女素质教育工程和女性人才培训规划,帮助女大学生村官提高参选参政能力。湖北省妇联投入近30万元为女大学生村官订阅《中国妇女报》。北京市妇联为女大学生村官买电脑、装电话、配自行车,帮助改善女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条件。
  窥一斑而见全豹。作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部分,在女性进村“两委”工作中,妇联这个“娘家人”的努力,给广大农村妇女干部带来了参与基层政治的热情和动力。
  在各级妇联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当前已形成以农村妇代会、社区妇联为主干,以各类基层妇女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妇联基层组织网络。在这一网络中,组织设置更为灵活,组织形式更为丰富,联系妇女更为直接,使妇联工作更加深入地植根于广大妇女当中。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有基层妇联组织89万个,专职妇联干部89730人。
  不仅仅是基层的妇女进村“两委”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女性参政的突破还有令人欣喜的佐证——当前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的比例有明显提高,各级党委政府中女干部的比例亦有普遍提高。截至2011年年底,省、市、县政府领导班子配有女干部的比例分别为83.9%、 86.5%、89.8%;省、市、县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配有女干部的比例分别为57.8%、53.0%、48.8%。
 

 (来源:中国妇女报)

广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04965号

地址:广州市中山一路梅花村3号 邮编 :5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