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社区儿童成长家园”援建项目正式启动。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离不开广大儿童少年的健康幸福成长。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儿童的生存和发展,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给予保障。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留守流动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关爱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协调,综合施策,力争构建学校、社区、家庭紧密衔接的关爱网络。
据全国妇联2009年统计,因人口流动产生的流动儿童已达2725万,留守儿童约5800万,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约3000多万,且还在持续增长,多项调研显示,流动留守儿童这一社会转型期衍生的新群体,在身心健康和教育中出现了诸如缺少亲子交流、身体发育迟缓、行为拘谨自卑等问题,他们面临着健康与安全、学习与成长的危机。
2011年,全国妇联联合中央综治办、国家发改委和教育部等部门,共同启动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为了更进一步贯彻落实工作要求,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在爱心企业的帮助下,推出了“社区儿童成长家园”公益项目,旨在针对流动留守儿童、社区儿童成长和教育所面临的需求,为广大儿童创建一个专业、安全,快乐学习的智慧成长乐园。
为更好地开展和推动“社区儿童成长家园”项目建设,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将集聚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和资源,在符合条件的多个大型社区,以政府、社会共筹资金的形式,以公益性、普惠性为核心理念,围绕0-12岁少年儿童早期教育、心理辅导、智慧启蒙及文化艺术能力培养、社区儿童公益服务等内容在社区创建多个安全的、虚拟家庭式的、学习共同体型的成长乐园。为向更多农村流动留守儿童、贫困及特殊儿童提供社区型教育保障,并同时满足受助社区及周边地区儿童的校外教育和活动需求,从而有效解决该群体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危机。
(来源:中华女性网 省妇儿工委办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