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社会关心和重视“留守儿童”的生存、保护与发展,3月27日上午,韶关市浈江区为喜获“全国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的花坪镇中心小学举行授牌、挂牌仪式。该小学于去年9月份受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表彰获此殊荣。市妇联副主席邢丽、市妇联儿童部部长马小青,浈江区委常委刘文、区妇联主席杨玲、区教育局局长叶东生等出席了授牌、挂牌仪式。
近年来,该区妇联和区教育局在抓好家庭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关注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坚持以农村妇女学校、社区妇女之家、女工学校、中小学家长学校为阵地,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教理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使该区家庭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浈江区花坪镇中心小学地处花坪镇农村和曲仁办事处矿区的结合部,由于2005年煤矿关闭,大量矿工失业而使外出打工人员众多。据调查,该校共有学生1653人,其中流动人口子女、留守儿童有518人,占33.6%。这些“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文化程度和教育能力低,难以实施家庭教育,使得部分“留守儿童”在情感、人格、学习等方面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缺失。花坪镇中心小学认真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通过开发《弟子规》、《增广贤文》、《安全教育读本》、《道德经》等校本课程,强化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重视孩子们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在诵读中华经典中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并将家长学校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培训和指导上,通过召开家长会、集中家访日、举办讲座、辅导班、座谈会等活动,向他们讲授心理、卫生、健康等知识,帮助他们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方法,为小孩和家长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仪式上,浈江区委常委刘文作了重要讲话,他肯定了花坪镇中心小学过去的工作成绩,对取得今天的荣誉表示了热烈的祝贺,同时要求进一步提高对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推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希望花坪镇中心小学以此为动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发挥自身示范作用,推动浈江区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不断发展;希望通过示范家长学校的建立,带动一批农村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家长学校的建立,帮助农村家长掌握科学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方法,促进农村文明平安和谐家庭的建设。(韶关市妇儿工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