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教育部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从今年起要确保在中学课时中安排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时。初步方案定为初中6课时、高中4课时,中等职业学校4至6课时。对于教育部的这一举措,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大多家长学生对此表示支持,记者同时发现,不少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的确有待加强。
艾滋病通过空气传播?
专家称,把预防艾滋病的阵地扩展到课堂,在学生性发育初始阶段传递有关性知识,将对艾滋病预防工作起到很好推动作用。而记者在昨天的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学生对艾滋病还是一知半解。五山路某中学初一学生小盈与记者有这么一段有趣的对话:记:你知道艾滋病吗?
小盈:知道啊,如果我们得了重感冒,老师会带我们去学校的医务室。
记:艾滋病跟感冒可是不同的。小盈:跟重感冒差不多吧?记:你知道艾滋病的传染途径吗?小盈:我知道,是通过空气传染的。
记:不是的。是通过共用针筒、母婴等途径传播的。老师或者家长讲过相关知识吗?
小盈:没有。
记:如果老师给你们上关于艾滋病的课,你希望用什么方式?
小盈:放电影让我们自己看。
性教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不少学生还表示,学校的性教育并不是他们了解性知识的主要渠道。上网、杂志、听同学介绍,才是他们性知识的三大来源。省实验中学的Monkey说,她和同学从小学开始就经常看《YES》之类的八卦杂志,那是她们满足好奇心的方法。
天河某中学高一学生小龙女说,她在六年级时就知道艾滋病是一个后果很严重的病,通过母婴、共用针筒和性行为传播。“我们班上27个人,有三四个都有异性朋友,他们还会住在一起。据我所知,他们都有用避孕套。”小龙女说,学校开不开预防艾滋病的课程都无所谓,反正她们都知道。
“现在的学生知道的比老师还多。”从事健康教育的21中教师李月容说,经常上完健康教育课后会有学生对她说:“老师你说得太简单了”。李月容说,专门的性教育教材几年前才有。
家长怕尴尬支持学校多教育
家长陈女士对学校加强艾滋病知识以及性知识教育表示欢迎。“艾滋病和我的孩子关系不大,但跟别的孩子说不定就有关系。毕竟除了性接触,还有其它方式会传染,这些是现实存在的问题,遮遮掩掩也没有用,还不如大大方方地让他们知道,说不定还能起预防作用。”
在某出版社工作的家长王女士则认为,因为艾滋病知识涉及到性行为,所以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读初一的儿子也知道这个病,“但他不会主动问我们,我们也不方便主动与他交流这个问题。”王女士说,如果学校开设这门课程就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