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小丸子》《哈里·波特》……听着这些熟悉的书名,看着一群群黑头发、黄皮肤的孩子痴迷的模样,与此同时,在书市上却很难找到“中国某作家著”的字样,心里真不是滋味。其实“心里不是滋味”的人很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何吸引不了年轻的一代?中国的作家们为何不能创作出《鸡皮疙瘩》这样受孩子们喜爱的作品?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据记者了解,国内某出版社出版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截至目前的销售量为110万册。这已经创造了一个奇迹,因为国内原创的少儿图书很少有哪本书超过50万册,甚至连10万册都很少。而同样由该出版社出版的《鸡皮疙瘩》系列,仅一年半时间就销售320万册,据说这单是新华书店的销售实数。同样是畅销少儿图书,只不过前者是国内原创,后者是引进译著。一“洋”一“土”差距为何这么大?
谈及为何不喜欢阅读国内原创的少儿图书?孩子们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几个词上“说教式太浓”“不刺激”“不好笑”“缺乏想象力”“离我们的生活太远”……
当红少儿作家杨红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儿童书作家的‘魔杖’,就是能够把深刻的、难懂的东西变成浅显易懂的文字,将知识性藏在故事中,让孩子在读书中感受到阅读的愉快和成就感,从而喜欢上阅读,而不要始终板着面孔,老想拔高。”
目前市场畅销的少儿图书中,除《哈里波特》《蜡笔小新》《鸡皮疙瘩》等从国外引进的“洋书”外,国内原创的畅销少儿图书,杨红樱的作品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她的《女生日记》《男生日记》《漂亮老师坏小子》等作品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中引起极大反响。由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其新作《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更让孩子们痴狂。上市10个月时间,销量突破110万册。风头不让《哈里·波特》。
用孩子的话讲孩子的事,这是杨红樱对“深变浅”理论的最好诠释。读杨红樱的作品是轻快的,虽然每一位生活在今天的孩子该面对的、可能面对的东西在其作品中一样不少:课业负担、家长不解、老师误会、发育期的惶惑不安、朦胧的男女生情愫,还有来自成人社会的单亲家庭、婚外情感……
“我尽力通过作品主人公去张扬孩子的天性,舒展童心、童趣,探析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之间的隔膜、误区,让孩子长大了,回忆这些事情时,还能以积极的、向上的、乐观的态度看待过去。”杨红樱说。
一手策划了《鸡皮疙瘩》系列和《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责任编辑余人说,从内容上,国内原创少儿图书有四点致命缺憾:一是许多少儿出版社和作家喜欢一窝蜂,什么书畅销就随波逐流,缺少独创性;二是与孩子们的生活严重脱节,作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这些书出来后,动辄冠以什么专家推荐,结果孩子就是不喜欢读;三是内容单一,往往一本书从头到尾一个味道,而且缺乏想象力,不像《哈里·波特》《鸡皮疙瘩》五味俱全;四是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性太浓。
除了从作家角度需要改进外,余人说,出版社的一个致命弱点在于不注重培养少儿图书市场的运作能力,不能做到严格遵循市场规律办事。他说,再好的图书,如果没有好的市场运作机制,肯定难以“飞”起来,至少不会那么快。《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书稿出来后,我们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先拿书稿到全国各地一些学校,让中学以下不同年级的孩子们读,我们再逐个找他们谈意见,90%以上的孩子都是一口气读完。这就让我们心里有了底。
一出版社的总编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要让孩子们喜欢看国内原创少儿读物,需要有更多像杨红樱、曹文轩、周锐等这样优秀的少儿作家,目前少儿作家可谓“青黄不接”。引导和培育优秀少儿作家,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