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首页 > 工作动态 > 2018年
“音乐+公益”帮助特殊儿童融入社会
《Summer Live Wire》关爱星星孩子项目用音乐打开封闭的世界
来源:本网 日期:2018-08-08 11:12:46

图片1.jpg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五感健全,却对声音“充耳不闻”,对四周“视而不见”,不知如何开口与人交流……自闭症儿童就像星星一样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因此也称为“星星的孩子”。据统计,自闭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众对自闭症的关注越来越多,但社会上对自闭症群体能实施有效治疗的特殊教育机构少之又少。
  南海区妇联聚焦服务区内特殊儿童,通过项目化运作,联动南海女企业家协会、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在南海区彩虹特殊教育培训中心引入专业的康复服务,利用音乐教学,帮助自闭症儿童与人相处、协作,改善其社交障碍问题,开发大脑潜能,改善症状。
  音乐疗法架起沟通桥梁
  “音乐本质是一种交流手段,能改善自闭症儿童社交障碍问题。”该项目主管罗家怡介绍,通过音乐治疗课程,自闭症儿童学习节奏类乐器,手指的活动可带动大脑的发育。然而,南海区内约90%的康复训练服务机构为私立机构,其师资力量及经费严重匮乏,课程设置单一,难以引入专业的“奥尔夫音乐”教学课程。
  关爱星星孩子项目开展“音乐义教课堂”,引进非洲鼓,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孩子的喜好和接受程度,带领孩子进行如跟唱、动作模仿等生动有趣的音乐游戏,强化孩子的机体协调能力和语言能力,让孩子逐渐把控自由散漫的习惯,掌握自身情绪。
  “小柔的非洲鼓掌握得相当不错,课堂的注意力也慢慢集中起来,不再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当中。”罗家怡介绍,小柔是一名“星星的孩子”,安静、没有眼神接触、就像活在自己世界里。“与志愿者的言语鼓励相比,音乐更容易引起她的兴趣。”如今,小柔与他人的互动逐渐增多,也学会了用微笑回应老师的鼓励和称赞,并积极参与互动。
  随着课堂的深入,孩子们开始根据老师的指令,尝试共同完成一首完整曲目的演奏。“一开始总会有很多孩子抢拍或者反应不过来,导致合奏失败。”罗家怡回忆,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孩子们越来越合拍,最终成功完成整首曲目的合奏。罗家怡介绍,合奏在继续强化孩子协调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提高了孩子的互动性和配合性。
  今年6月,项目组将过去一年间的课程教案加以整理,并印制出册。罗家怡介绍,制作教案的目的在于帮助家长及特殊机构人员更好地理解课程,将课程日常化、普及化、可复制性持续性使用,以支援民办特殊机构音乐领域教育,丰富机构课程设置,服务更多自闭症儿童。
  多方力量呼唤社会关注
  音乐义教课堂开展后,孩子们逐渐发展成一个以哼唱、非洲鼓、奥尔夫乐器合奏的15人小乐团组合。该组合曾作为表演嘉宾登上南海残疾人文化艺术节的舞台,当时家长们也到现场观看演出。除了“音乐义教课堂”,该项目还组织家长开展“亲子音乐沙龙”,加深家长的理解,增进亲子关系。
  “有一些家长缺少对自闭症的正确认识,甚至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是内向,比较孤僻。”罗家怡介绍,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和接纳更多能帮助自闭症儿童改善症状的方法,让自闭症儿童得到家长的支持的同时,也唤醒了更多人对自闭症儿童的关注和关爱。
  厚德关爱儿童慈善会成员唐先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主动向项目工作人员表示愿意为孩子提供新衣服或校服;亲子义工队的领队张伊婷多次参与音乐义教课堂,召集队员探访孩子。罗家怡介绍,张伊婷多次探访一对“星星兄弟”,在课堂上与他们一起听音乐,玩游戏。如今,两兄弟都“认得”张伊婷,还称呼她为“张妈妈”。
  据统计,自2017年7月项目开展以来,共组织了13次活动,志愿者达163人次,共服务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共358人次。项目积极链接南海区各级妇联、厚德关爱慈善会等社会资源,通过走访社区,招募南海区的自闭症儿童参与到音乐治疗课堂中,唤醒社会大众对该群体的关注与关爱。(来源:佛山市妇儿工委办供稿)


广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04965号

地址:广州市中山一路梅花村3号 邮编 :5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