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

您现在:首页 > 地方动态
东莞妇女“两癌”筛查成效显著
来源:本网 日期:2015-03-17 01:35:49

  东莞市妇女“两癌”筛查项目于2012年8月启动,为期三年,为35-59岁东莞市户籍妇女进行“两癌”筛查。三年来,共筛查234389人,筛查率为82.15%,覆盖了全市33个镇街和园区绝大部分适龄妇女,检出“两癌”患者110人、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1162人、癌前病变466人、乳腺彩超结果异常者69246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政府重视,部门配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加强领导,加大投入,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纳入市政府民生十件实事之一,三年来政府共计投入“两癌”筛查项目经费9020.6万元。各镇街及有关部门也将妇女“两癌”筛查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先后召开东莞市“两癌”筛查工作动员大会、推进会议、总结会议、电视电话会议,并建立实施两癌项目工作进度周报工作机制。市卫计局组织成立东莞市“两癌”筛查项目专家技术指导组,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指导。全市参与项目实施的38所市属及镇街医院成立“两癌”筛查工作小组,设立专门接诊办理窗口和项目筛查的医疗技术人员。
  二是深入调研,科学谋划。 筛查工作开始前,已对我市适龄妇女进行调查摸底工作,确定目标人群。市卫计局、市财政局、市妇联联合制定并下发《东莞市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项目实施方案(试行)》(东卫函〔2012〕75号),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筛查方案和操作规程;各镇街也根据当地实际,制定了本镇“两癌”筛查实施方案,编写了项目时间表,细化操作流程,方便群众;各医院克服各种因难,想方设法,提高效率,确保筛查工作能科学有序地开展。对筛查中发现的可疑和异常者,由筛查医院提出诊治意见,患者自主选择市内或市外医院作进一步病理学确诊或治疗,费用按社保政策处理,筛查医院负责对其进行追踪随访,确保其接受治疗。
  三、加强宣传,注重培训。全市各级各部门通过电视、海报、横幅、宣传小册子、知识讲座、健康教育课堂等多种形式深入社区、企业、单位进行广泛宣传活动,营造有利于保护妇女健康的社会舆论氛围,尽一切可能提高妇女预防“两癌”知识的知晓率和参与率。2012、2013连续两年,市镇上下联动,开展“东莞市妇女宫颈癌、乳腺癌防治知识宣传日活动”,组成“两癌”筛查宣讲团,举办“两癌”防治知识讲座66场,联合广电部门,滚动播放“两癌”筛查公益广告,举办大型义诊活动,印发宣传资料105万份,参与现场咨询活动的群众达20多万人。卫计等部门举办“两癌”项目管理人员培训、联络员培训、临床技术人员实操培训、细胞病理诊断培训、宫颈癌筛查新进程培训和信息录入操作技术师培训等10多期培训班,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四、加强督导,确保实效。由专家技术指导组按照方案的统一要求,对承担妇女“两癌”筛查工作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市卫计局定期组织对项目实施单位所承担的“两癌”筛查任务进行督导和检查,加强质控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复核检查结果;定期召开质控工作会议,对检查质量进行通报并提出改进措施。依托“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开发了“宫颈癌、乳腺癌筛查管理系统”,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探索建立从预约筛查到结果反馈,以网络信息为主、人力投入为辅的全过程网络信息化管理机制,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妇女“两癌”检查服务网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
  通过三年的努力,东莞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不但使妇女“两癌”及其他相关疾病患者实现早诊早治,而且通过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了妇女“两癌”知识知晓率和自我保健意识。不但比较全面地掌握妇女“两癌”流行病学基线数据,为预防、随访及治疗妇女“两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探索了适合基层的“两癌”筛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为今后逐步建立定期“两癌”筛查长效工作机制积累了实践经验。(东莞市妇儿工委办供稿)

广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04965号

地址:广州市中山一路梅花村3号 邮编 :5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