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佛山市妇儿工委副主任、市妇联主席曾颖带领市妇儿工委有关成员单位市教育局和市残联的领导一行到佛山市启聪学校调研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工作情况。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姚汉强介绍了佛山市落实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工作情况,市启聪学校校长陈辉介绍了市启聪学校办学情况、办学特色、办学成果。与会人员对此项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佛山市特殊教育体系较完善,市区两级共建有特殊教育学校5所。1992、1999年佛山市分别建成市启聪学校和顺德区启智学校。2008、2009年,分别建成了三水区启智学校和南海区星辉学校。2012年9月,禅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正式开学。高明区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正在规划研究之中。在普通学校中加强附设特教班和随班就读、建设随班就读指导中心等工作也取得了突破。2011年市启聪学校又开设了视障班,市启聪学校和顺德启智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特殊教育基地学校。通过多年的努力,佛山市特殊教育已形成特色鲜明、分工明确、协调发展的科学布局。一是市区两级学校科学分工。市属学校主要面向全市,招收听力和视力残疾学生,重点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教育,并向高等院校输送人才;区属学校面向辖区,以招收智力残疾学生为重点,实现教育与康复的紧密结合。二是部门紧密配合。依托残联部门和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学前教育班,积极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三是不断扩大特殊教育资源,初步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纵向衔接,康复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教育横向贯通的教育体系,构建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附设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重要形式,以社区服务为补充的特殊教育服务网络。
2012年8月,市政府发布《佛山市实行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实施方案》(佛府办〔2012〕61号),对全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科学部署,在佛山市已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基础上,对具有本市户籍并接受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实行免费教育,构建佛山市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体系。受惠对象覆盖了在市内外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以及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从学前到高中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他们能获得免费的受教育机会、更丰富的教育资源。
曾颖副主任表示,佛山市特殊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实行残疾儿童少年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和近期实施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政策,为佛山市特殊儿童接受平等教育、提高特殊儿童接受教育水平创造了了更多的机会,同时在我省特殊教育工作中开了先河、为我省构建全方位的特殊教育保障体系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座谈会后,曾颖等参观了启聪学校的教学环境,并到视障教育班、听障教育班、幼教班和中职厨艺班等现场观摩教学情况。(佛山市妇儿工委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