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珠海市启动青少年权益工作创新试点以来,珠海团市委按照项目化推进、社会化运作的模式,以项目拓展阵地、以项目凝聚力量、以项目延伸服务,实现资源整合社会化、项目实施社会化、管理监督社会化,推动青少年权益维护和预防犯罪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为维护青少年权益,预防青少年犯罪,团市委一手抓新项目开发,一手抓传统阵地升级,通过12355、亲青家园、阳光行动以及青春护航计划等项目,建设了1个综合性平台、17家亲青家园,15个阳光之家、21个青春护航站。通过50余个实体化的工作站点,形成覆盖社区、校区、园区和网络虚拟空间的权益工作网络,主要针对闲散、不良、流浪乞讨等五类重点青少年、三失一欠的困难青少年、异地务工青年、未成年人群体,通过“个案+团体”,“预防+挽救”的方式,疏导心理问题、矫正行为偏差,化解亲子矛盾,融和朋辈关系,给予物质资助,提供就业就学机会,年服务能力达到20万人次。
项目化推进,权益工作实现全覆盖
2013年,珠海团市委启动了旨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阳光行动”,着力构建了体制内外的帮教队伍,并从珠海市历届十大杰出青年、政法干警、社区干部、青年团干、公益律师、人民调解员等人员中招募了200名“阳光使者”组建了阳光志愿服务队。
目前,阳光行动已帮助52名服刑青少年重返社会,成为团市委扩大青少年权益工作有效覆盖面的品牌项目。“青春护航计划”、“我要上两会”、“圆梦计划”、“南粤会亲”等项目也在不断向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方向发展,构成了珠海市青少年权益工作创新、服务青少年的“项目集群”。
社会化运作,传统阵地焕发新活力
“青少年有困苦,请拨12355”。12355在珠海已有逾18年的历史,是共青团服务青少年的传统阵地、重要窗口。今年初,团市委引进社会化运作模式,与珠海市彩虹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签订项目合作协议,引进2名专职社工,由社会组织提供专业的心理、法律服务,负责个案跟进、宣传推广、志愿者招募管理等日常事务。自引入社会化运作模式以来,12355凝聚志愿者58名,其中心理、法律专业人士18名。
在社工和志愿者们的努力下,12355充分发挥了社会管理“稳定器”的作用,服务内容日益丰富,由单一的线上咨询拓展为线上与线下联动,个案与小组结合,思想引导与现实帮扶并重,服务效果迅速提升。求助个案与去年同比翻一番,上半年达到860件;开展中高考减压、社区志愿服务、12355开放日等线下集中咨询、辅导、讲座58场,服务青少年3万余人。为青少年解决就业、就学问题、提供法律援助、经济资助等现实帮助124人次。
团市委致力于“资源整合社会化、项目实施社会化、监督管理社会化”,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权益工作创新。截至目前,争取到市委、市政府专项工作经费330万,社会热心企业、爱心人士帮扶贫困青少年专款60万,“阳光行动”纳入创建平安珠海重点项目,“12355”申报为全市社会管理创新实践基地,“青春护航计划”等权益项目得到公安、教育、司法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为确保青少年权益项目的实施效果,团市委积极构建社会化的监督管理体系,由团市委会同项目实施地、项目合作单位,充分听取专家、志愿者和工作对象反馈意见,对各项目及站点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实现优胜劣汰,遴选培育出一批枢纽型社工机构和优秀项目。(珠海市妇儿工委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