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粤北的经济欠发达山区市,清远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较为薄弱。为了使山里娃和城里的孩子一样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近年来清远市不断加快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校校通”这条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公路”,源源不断地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山区,为山里娃铺就了一条求学的康庄大道!
加大投入推进“校校通”建设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增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清远市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的要求,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从2012年开始,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建设、多方合力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如今,清远市已有701所学校实现全光纤千兆到校的“校校通”,覆盖面达61%。但清远地广人稀的特点,使得分布在偏远山区的551个教学点成为了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难点。
为此,市教育局等8部门于今年初印发了《关于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意见》,针对农村学校以及教学点数量多、规模小、教育经费不足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全市统筹建设的方式。自2013年起,清远市政府连续4年每年投入992万元用于建设全光纤专用网络,使全市1150所公办学校、幼儿园实现网络互联,并力争于2014年底前实现全市“校校通”。
通过利用教育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补助,清远市95个教学点获得了共计42.5万元的资金,使大部分教学点提升了设备标准。清远市本级财政从2013年起,连续4年每年拨出467万元专款,分期分批装备全市农村学校(含教学点)每个班级的多媒体平台,从而实现“班班通”;县级财政也自筹经费,推进乡镇以上学校的“班班通”工程,并开展数字教育资源使用等系统培训工作。
目前,除教学点或学生人数小于100人的学校采用100M带宽以外,清远市其它学校均采用1G的带宽,从而解决了今后几年原有以及新增农村偏远学校(含教学点)的上网问题。新增的教学点也都按照同类带宽标准建设而不增加收费,从而实现了全市教育上网基本条件的均等化,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班班通”建设纳入民生实事
为了打通农村教育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瓶颈,清远市在全面建设“校校通”的基础上,又加快推进“班班通”建设。2014年,清远市政府把农村学校“班班通”建设项目纳入“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当中,计划在300所农村小学及教学点实施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工程,建设700套班级多媒体平台。
通过采取“市、县共建”的模式,清远市大力推进“班班通”建设。市本级财政从2013年起连续4年每年拨出467万元专款,分期分批装备全市农村学校(含教学点)每个班级的多媒体平台;各县(市、区)级政府负责乡镇以上学校班级的“班班通”多媒体平台建设,确保到2016年实现全市“班班通”。
截至今年6月底,较早完成教育“创强”的佛冈县和清城区农村教学点“班班通”数量已经达到90%和77%。全市农村小学(含教学点)班数为3902个,已经完成1758套(其中教学点571套)“班班通”教学平台,完成率为45%。到今年年底,加上市本级财政投入资金准备建设的700套平台,全市农村学校(含教学点)“班班通”完成率将达到63%,高速光纤开通率达100%。
加大培训提升教师水平
如果说“校校通”工程是一条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公路”,那么广大教师特别是偏远山区学校、教学点的教师,就是驾驶车辆为学生们运输知识的“驾驶员”。清远市近年来不断加强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力度,使教育信息化“高速公路”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近3年来,清远市相继开展了小学、初高中网络技术培训,并被列入到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能力提升工作”5个试点之一,省财政支持350万元资金用于全市1万名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工作。通过一系列的系统培训,全市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教师在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深层次融合研究方面有长足进步。全市参加国家、省的优质课例和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获得的各类奖项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市被确定为广东省教育信息化“粤教云”试点市,为加快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之间的传帮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加快促进了信息化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来清远市调研,当他看到在佛冈县一所农村小学教学点,有多位50多岁的老师都能熟练运用优质数字资源教学,感到惊讶和欣喜。对于清远基层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杜占元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应用系统、信息平台越来越多,清远市及时完善各级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不断充实配备教育信息技术人员。尽管当前受地理和经济条件限制,清远市、县、学校三级教育信息技术人员队伍仍较为薄弱,但通过多方共同努力,全市各级教育信息系统人员队伍力量正在逐步加强。
上级领导给予充分肯定
清远市全面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国家教育部及省市相关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上级领导对于清远市在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今年4月,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及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一行,在市长江凌、副市长陈建华等领导的陪同下,对清远市农村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调研。杜占元一行先后来到佛冈县石角镇三八中心小学和分教点诚迳分校,查看那里的教育部教学点数字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多媒体教学与数字教育资源使用、“校校通”和“班班通”建设及使用情况,并实地查看了市一中、清远工贸职校、市职教公共实训中心等地。
在座谈会上,杜占元听取了清远市政府关于农村教育信息化工作情况汇报,对清远教育信息化在山区农村小学的应用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他要求清远市有关部门深刻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教育信息化的实际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把教师培训作为首要和紧迫的任务来抓,将信息化和教学的每一个细节紧密融合。
日前,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一行,来到清远市调研农村学校和教学点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听取了市教育局关于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建设和数字资源使用工作情况汇报。
王珠珠指出,清远市按全光纤带宽千兆到校、百兆到农村教学点的标准建设校校通、班班通这条信息化“高速公路”,并且把农村教学点信息化建设摆上重要位置,以市本级财政予以推进,这在全国来说也是少有的。对此,她感到很受鼓舞,表示将大力支持清远市农村教育信息工作,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她希望清远市积极探索教学点数字资源使用的教学新模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