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四年级学生踊跃参与“身体的红绿灯”课堂活动。
茂名高州石鼓镇中心小学为省妇儿工委性别平等教育试点学校,为做好试点前期筹备工作,开拓思路、增长见识,近日,茂名市妇儿工委副主任、市妇联主席董晓璐率领由市妇联、市教育局、市妇儿工委办人员及石鼓镇中心小学老师共10人组成的观摩团赴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观摩学习。
在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观摩团首先观摩四年级性别教育课《身体的红绿灯》。课堂由唱歌游戏《找朋友》开始,游戏中老师让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抱一抱、顶顶鼻、碰碰额,然后让大家讨论刚才的感觉、会与谁玩这个游戏,引出主题“身体的红绿灯”,即身体哪些部位他人不能随便触碰,哪些部位家人或亲人可以触碰,通过亮红灯或绿灯的游戏方式,让同学们认识身体的隐私部位,总结出“被泳衣摭掩的地方不可以触碰”。课程设计了做一做、说一说、练一练的环节,如游戏“你会亮几盏红灯”, 通过看图片,让同学们对图片的情形做出危险判断,让同学们练习遇到危险时要勇敢说“不”,说的时候要语气坚定、态度坚决、表情严肃。整个课堂老师表情自然大方,同学们积极参与,气氛活跃。观摩团一行感觉受益匪浅,原来涉及敏感话题的性别课程可以上得这么生动有趣,让人印象深刻。
观摩课后,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观摩团一行介绍了学校的性别教育课程建设情况。该校开设性别教育课程以来,通过到外地学习、组织调研、认真设计教学内容等方法,经过10年的摸索,编印了教材《男孩女孩》,教材分为高、中、低年级三册,包括生理、心理、感恩、伦理、自我保护等内容。性别教育课程一共18节,由专职老师在心理课上进行。专职老师以心理老师为主力,招集一部分对人、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教师组成团队,经过专门的培训,如脱敏训练和专家授课,由性教育专家、心理专家进行辅导,老师上课要做到自然放松。学校除了开设性别教育课外,还有开展各种活动,如男孩节女孩节、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解读男生》、研发数字化课程等,把性别教育的理念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观摩团一行还与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老师进行了积极交流互动,对性别教育理念、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通过观摩学习,大家加深了对性别平等教育工作的认识,对开展性别平等教育教学有了新的体会,纷纷表示,要好好消化吸收上海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农村小学性别平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编写好教材和教案,认真做好试点各项工作。
(茂名市妇儿工委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