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以成为“全国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示范市”为契机,积极鼓励镇区、部门多模式灵活设置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服务平台,着力为留守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带动促进新老中山人加快融合,共建共享“三个适宜”的幸福和美家园。
“校校”结对模式。鼓励市内高校与流动人口集中的民办学校结对,共同设立学业辅导、魔术、手工制造等课程,或组织外出学习、团队拓展等多种活动形式,开拓流动儿童视野,同时不定期邀请相关部门开展火灾自救、防拐防骗等安全教育,增强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如中山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与结对学校——艳阳学校今年共开展10多期“泛支教轻舟,扬志愿精神”、“欢乐学习,健康成长”、“缤纷六一,快乐闯关”、“三好同长,快乐成长”,“护新芽计划”等主题关爱流动儿童活动,受益异地务工人员子女1000多人次。
“社工+志愿者”模式。充分发挥该市志愿者组织覆盖面广的优势,以“社工+志愿者“模式,促关爱流动儿童服务平台向村一级延伸。试点在民众镇浪网村青年志愿者服务站设立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服务站,由镇社工服务中心委派专职社工和驻站志愿者共同管理,下设15个服务小组,对全镇留守流动儿童开展互动、探访、心理辅导、培训班、托管等活动,受惠留守流动儿童逾2000人。同时对留守流动儿童中的重点帮扶对象落实一名教师、一名村(社区)工作人员、一名志愿者“三对一”结对帮扶,随时掌握留守流动儿童的思想动态,更好引导其健康成长。
“企业+社会组织”模式。支持企业引入社会组织开展员工子女特别是留守农村的子女暑假夏令营活动,营造关爱儿童的企业文化。如三乡镇宝元鞋厂通过引入香港伍涛基金会,每年暑假在厂区举办为期35天的“有爱就是家”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夏令营活动,组织专人为暑假前来与父母团聚的员工子女进行作业辅导、品格教育、手工艺品制作等,并组织安排户外游戏及亲子运动会等活动。三年来共吸引了近1500名留守儿童参与。
(中山市妇儿工委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