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

您现在:首页 > 地方动态
德庆县不断优化妇女儿童人居环境
来源:本网 日期:2013-10-25 02:29:06

  人居环境的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妇女儿童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也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德庆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城乡环境保护工作,大力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妇女儿童创造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
  “垃圾围村”一直以来都是整治农村卫生环境的老大难题,恶劣的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严重制约着广大群众的生存发展。为彻底解决当前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德庆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文件要求,迅速行动,以“大清洁,乡村美”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村清洁工程专项活动。为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水平,德庆县全面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模式。截止目前,该县已投入3000多万元,建成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投入645万元,在13个镇(街)建设垃圾压缩转运站;建成村级垃圾收集点建设1095个,完成率81.35%;投入500万元,为13个镇(街)配发了垃圾压缩收运车和垃圾收运设备。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争取今年年底完成“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建设,促进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逐渐步入正常化、规范化轨道。
  做好农村清洁工程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德庆县多举并措。一是强化组织领导。13个乡镇(街道)专门成立镇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责统筹全局;镇村班子落实分片包干制度,负责全程协调创建工作;县直机关领导实行挂点帮扶制度,负责指导帮扶工作。二是加强督促检查。由县创建办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检查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的形式对各镇(街道)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作为该镇相关考评的内容之一,并将整治活动情况通报全县。三是采用行之有效的垃圾收运模式。全县推行“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就具体实践中,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对群众在整治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模式认真分析、总结,以点带面。四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各镇成立专门的环卫管理机构,落实环保资金和人员配备,制订和完善“门前三包”、村规民约、激励考核等规章制度,鼓励各镇、村完善村民自行运作、对外发包经营以及轮值与集中行动相结合等模式管理。五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整治生活环境的目的意义和好的事例、做法等,营造浓厚社会氛围,使农村清洁工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据悉,德庆县自开展“大清洁,乡村美”农村清洁工程以来,全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达95%以上。全县生态文明村和省卫生村分别达到1139条和329条,受益人员达23.5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78.3%。
  (德庆县妇儿工委办供稿)

广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04965号

地址:广州市中山一路梅花村3号 邮编 :5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