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本区召开妇女儿童工作会议,总结全区2001-201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任务。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明建,副区长罗海华,以及区妇儿工委成员、联络员,各镇(街、区)妇儿工作者共12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上,罗海华副区长全面总结过去十年全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梁明建常委充分肯定本区妇女儿童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和积累的良好经验,并就如何推动全区妇女儿童工作发展提出“三抓三加强”的工作意见。会上,还对本区实施2001—201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一、硕果累累,妇女儿童发展突显亮点
2001—201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结果显示,本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可比量化指标达标率分别达到98%和93.48%。两个规划中一些重点指标和做法有了很大的突破,走在了省、市前列,突显五大亮点:一是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不断增强,全区中高级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比重由2005年的43.2%提高到2010年的51.2%。二是妇女参与决策管理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层次提高,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领域充当重要的角色,区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达66.67%,位居省、市前列。三是妇女儿童受教育水平全面跃升,义务阶段教育得到普及提高,性别差异和辍学现象基本消除,教育领域指标提前四年全面达标。四是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妇女平均预期寿命82.41岁,高于全国、省、市平均水平,位居江门市之首。五是抓好环境整治,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进一步优化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
二、全力以赴,妇女儿童事业幸福启航
过去十年,新会区以“七个纳入”推动了妇女儿童事业实现跨越发展。新一轮的“两个规划”传承上一规划在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方面的卓越成效,在妇儿工委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编制、论证、颁布等工作。新规划中,妇女发展规划新增加地方特色指标8项、儿童发展规划新增加地方特色指标5项,更加突显幸福建设,强调“四个关注”:一是更加关注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障。如在妇女与健康领域新增“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婚(孕)前检查率”等目标,在儿童与社会环境领域新增了“中小学校电梯、锅炉等特种设备检查合格率和登记率”等目标。二是更加关注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保障。在妇女与法律领域,吸收了新颁布的《江门市妇女权益保障规定》内容,参考江门市“两个规划”,提出了“设立家庭暴力庇护场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协调机构、公厕男女厕位比例为2:3、夫妻双方可互查财产”等目标,增加了“检察官、法官和律师中的女性比例”、“人民陪审员队伍中女性比例”、“建成区级少年法庭”等指标。三是更加注重素质建设。在妇女与教育领域新增“农村女劳动力接受实用技术培训率”、“农村女富余劳动力培训后就业率”等指标,在妇女参与决策及管理中增加了“后备干部队伍中女干部的比例”等指标。四是更加关注社会热点和扶助弱势群体。重点关爱弱势群体,新提出“建立一所特殊儿童早期干预中心”的指标,及“提高生产妇女护理、保健及卫生院用品企业的送检率和合格率,到2015年,妇女卫生用品生产企业的送检率和合格率为100%,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零”等事关社会民生热点的指标。
三、领导重视,妇儿工作“三抓三加强”
乘着新会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颁布实施的东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明建对今后区妇女儿童工作寄予厚望,提出“三抓三加强”的工作意见:一是抓学习贯彻。要求妇儿工委办组织学习新规划,各成员单位要认真研读、吃透要求,对妇女儿童工作队伍加强教育培训和业务指导。二是抓任务分解。对涉及各镇(街)、各部门的指标进行任务分解,分步推进,分步实施。三是抓重点、难点突破。各部门对规划的重点、难点指标要下大力气推进突破,“抓中间带两头”,以点带面。四是加强领导,各镇(街)和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共同推进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五是加强检查、督促,对规划实施采取定期汇报、年度检查、目标倒逼的形式,将考核纳入各镇(街)、部门考核目标。六是加强宣传,利用媒体围绕规划营造氛围,推进规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