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的10月1日起,东莞医保的“基本险”、“补充险”和“大病医保”将同时实施,构筑起了“三位一体”的医保新模式。届时,参保人最低每月只要交10.69元,每年的报销额度可达到50万元。此外,东莞的医疗保险将完全打破原先“金卡”与“银卡”的壁垒,原先只有市属单位员工才能参与的险种,也向原先“银卡”参保人开放。市社保局表示,此次的“新政”实施,参保人还可以像往常一样使用社保卡,并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金卡”也能在社区门诊报销
政策调整后,最明显的改变就是“费率不变,待遇提高”,市社保局局长梁冰说。据了解,原先“金卡”参保人在社区门诊就诊时,不能享受统筹基金为其支付的报销,只能使用医保卡内个人账户的余额。从今年的10月1日之后,这部分参保人在社区门诊就医时,也可以获得报销了。
据了解,目前32个镇街的社区卫生中心,都已经安装了刷“金卡”的设备。金卡的使用有集中的趋势,市社保局下一步将在使用量最大的几个社区门诊逐步铺设,计划今年将安装完全市365个社区门诊中的一半。此后,“金卡”参保人在社区门诊使用将更加方便。
参加基本险免费赠送“大病医保”
根据日前出台的医保“新规”,增加了“免费赠送”的大病医保之后,东莞参保人的待遇标准又有所提升。据了解,大病医保每年的最高支付限额为30万,再加上之前基本险的最高支付限额为每年20万,那么只要参加了“基本险”的参保人,每年的报销额度提升到了50万。其中“基本险”的缴费,以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按照3%的费率缴费,其中个人只要交纳0.5%,剩下的2.5%由单位和财政共同负担。
“金卡”缴费减少待遇提升
据了解,此次政策调整后,原先综合医疗保险的总体费率仍维持9.5%不变,但是缴费基数有所调整,使用人单位、市财政和参保人的缴费负担都有所降低。
原“综合险”(即金卡)参保人的缴费,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调整之后,其“基本险”以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2138元);“补充险”以上年度全市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4200元)为基数,“个人账户”以个人月收入为基数。
由于东莞特殊的参保人结构,外来人口多,在600多万参保人中,有120万本地户籍人口,有5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绝大多数参保人较为年轻,发病率低,目前医保基金的运行没有压力,所以针对东莞特殊的人群结构,在制度设计方面做了调整:提升了金卡待遇,并减少缴费。
“银卡”有望享受“金卡”待遇
据了解,“银卡”(即基本险)参保人缴费不变,但多了选择参保‘补充险’的机会,这是此次调整中对原先“银卡”参保人影响最大的部分。今后所有医保基本险的参保人,包括原来“银卡”参保人,都可以以用人单位或村、社区为单位,统一参加补充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