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

您现在:首页 > 地方动态
中山市召开2011—2020年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
来源:本网 日期:2013-10-25 02:02:48

  9月11日,市政府召开《中山市妇女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山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新闻发布会。市政府副市长、市妇儿工委主任吴月霞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市妇联主席、市妇儿工委副主任陈江梅主持。市妇儿工委成员单位领导、联络员、新闻媒体记者约60人参加了会议。
  吴月霞副市长介绍,2001年市政府颁布了2001-2010年中山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市、镇两级政府把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着力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大力解决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有力推动妇女儿童事业的全面发展。上一期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结果显示,两个规划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主要任务已经完成。省妇儿工委充分肯定中山市在设立妇女灵活就业载体、开展中低学历妇女培训、推进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险全覆盖、把家庭教育纳入公共服务、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解决农村出嫁女权益问题、实施流动人口积分管理制度、建立16周岁以下流动儿童登记制度等方面实现了“八个率先”,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鲜活的经验。去年11月份,市政府被国务院妇儿工委评为“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
  吴月霞副市长指出,新规划的颁布实施是全市妇女儿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发展和增进妇女儿童福祉的重要举措,是中山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新规划编制自2010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历经网络问政、全面调研、编制初稿、征询意见、论证审议等五个阶段,八易其稿。新规划编制过程既是一个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创新决策的过程,也是一个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的过程。
  吴月霞副市长强调,新规划与上期规划相比,有四大亮点:一是体现时代精神。与上期规划相比,本期新规划围绕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核心,增设了关于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指标或措施,把流动人口妇女服务管理、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纳入示范性工程,逐步推进常住流动人口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着力提高流动人口公共服务水平。二是突出中山特色。新规划在国家新纲要和省新规划的指标框架下,增补了一些具有中山特色的指标和策略措施。比如:健康领域强调要逐步全面推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筛查、免费出生缺陷产前筛查等公共卫生服务;教育领域增设了全市公办幼儿园比例、全市等级幼儿园比例等特色指标以及“空中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媒介素养、家庭教育纳入党校和行政学院培训课程等特色措施。三是坚持统筹兼顾。新规划本着统筹兼顾的原则,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社会建设、资源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和设计主要框架、重点发展领域和进度安排,保证与国家新纲要、广东省新规划相衔接,与国家、省、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相衔接,与本市教育、卫生、文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等其他社会事业专项发展规划相衔接,与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相衔接,城乡统筹发展。四是增设示范工程。与上期规划相比,本期规划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就是在妇女规划、儿童规划各设置八大示范性工程,根据实施的重点项目和妇女儿童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立项,以项目支撑规划实施。
  吴月霞副市长要求,市、镇(区)两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妇女儿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宣传好、贯彻好、实施好新规划: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府责任;二要明确部门职责,制定实施方案;三要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随后,吴月霞副市长和市妇联、卫生局、教育局等领导现场解答新闻媒体记者的提问。问题主要围绕新规划在儿童与福利,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妇女儿童与健康、妇女儿童与教育,儿童与环境等领域设定的目标及主要策略措施,以及新规划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新老中山人融合上的策略措施展开。(市妇儿工委办公室供稿)

广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04965号

地址:广州市中山一路梅花村3号 邮编 :5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