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日,广州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在越秀宾馆成功举行了人口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启动仪式,宣告该工程在广州正式启动实施,这将惠及广州地区的广大育龄妇女、新生儿和新婚家庭。这是广州市妇女儿童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市政府2012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广州市副市长、市妇儿工委主任贡儿珍,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局副局长、市妇儿工委副主任陈怡霓,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妇儿工委副主任赵南先,市妇联主席、市妇儿工委副主任李建兰,市人口计生局副局长许先云等领导和市委宣传部、市计生局、市卫生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科技信息局、市残联、市妇联等有关部门代表,以及各区(市)代表、新闻记者共100人出席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妇儿工委副主任赵南先主持。
人口出生素质问题不仅是事关千家万户家庭幸福的问题,更是直接影响民族素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重大国计民生问题。为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牵头联合有关单位起草了《广州市人口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实施意见》,并在去年底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副市长、市妇儿工委主任贡儿珍在启动仪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她在讲话中强调了三点意见,第一是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出生缺陷干预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做好此项工作。第二是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和分工,加强对工程的领导,共同推动人口出生缺陷工程健康、有序发展。第三是要在全市大力宣传出生缺陷预防知识,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预防出生缺陷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最后,她要求,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广州市人口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实施意见》有关要求,分工合作,认真实施,推动广州市新生儿出生缺陷重点病种发生率进一步降低,使全市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为该市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为建设幸福广州作出贡献。
在仪式上,副市长、市妇儿工委主任贡儿珍,市政协副主席、市卫生局副局长、市妇儿工委副主任陈怡霓,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妇儿工委副主任赵南先,市妇联主席、市妇儿工委副主任李建兰,市人口计生局副局长、市妇儿工委委员许先云一起推动拉杆,共同启动了出生缺陷干预工程项目。
随后,市妇联主席、市妇儿工委副主任李建兰介绍了《广州市人口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实施意见》(下简称“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根据“实施意见”,广州市人口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以“努力降低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宗旨,强调政府主导、全民动员、整合资源、重点推进、注重实效五大原则。“实施意见”提出了三级干预措施,并明确了每一级干预的有关责任部门、干预内容、部门职责。
市人口计生局副局长许先云也介绍了实施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他说到,根据“实施意见”,明确了要“重新修订我市免费婚检方案”,包括:建议将免费婚检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合起来,将“免费婚检”名称改为“免费优生健康检查”;将“享受免费婚检的时限”,从“婚姻登记前3个月及婚姻登记后1个月内”修改为享受优生健康检查时限从“婚姻登记前3个月及婚姻登记后到怀孕3个月内”等。“实施意见”要求在全市推广“一站式”婚育服务中心,“搭建有关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特别在“实施意见”中明确“开展我市出生缺陷重点病种的免费筛查工作”。根据广州市出生缺陷发生特点,对地中海贫血、唐氏综合征、明显形态结构畸形等3个新生儿出生缺陷重点病种开展积极的筛查工作。受益范围是男女双方或一方为广州户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婚姻登记有关规定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已怀孕夫妇。根据测算,广州市的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将要拿出4千多万来开展这3项筛查。
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中,安排了记者提问环节,记者们纷纷围绕非广州市户籍人口能否在此项工程中受惠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座的领导都给予了详细的回答,并表示,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大,跟踪服务不方便,并且流动人口的群体难以确定,加之广州市财力有限,尚未普及至流动人口,但广州已经就此在部分区展开试点,随着覆盖的服务对象的逐渐扩大,免费服务有望惠及其他流动人口。(广州市妇儿工委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