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首页 > 工作动态 > 2010年
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考察组一行到广东中山督导考察“流动儿童登记制度项目”试点工作
来源:本网 日期:2013-10-25 18:15:32

  7月2日,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儿童工作处处长宋文珍率领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考察组一行莅临中山,考察“流动儿童登记制度项目”试点工作,并对项目运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研究探讨。市政府副市长、市妇儿工委主任韩泽生亲切会见了考察组一行。广东省妇儿工委办公室王远芳陪同考察。
  上午,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儿童工作处处长宋文珍为作了题为“儿童权利与保护”的专题培训讲座,围绕儿童观、儿童权利的基本内涵、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我国儿童权利保护法律文件、儿童权利保护的现状与对策、儿童工作的基本原则、建立以儿童权利为根本的儿童保护体系等内容展开。市妇儿工委成员及联络员,各镇(区)妇女儿童工作领导组负责人,妇联、公安局、流管办、教办、卫生等部门负责人,村(社区)妇代会主任、流管办协管员代表共300人参加了讲座。
  下午,召开“流动儿童登记制度项目”工作调研汇报会,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妇儿工委副主任郑向荣主持。考察组听取了市妇儿工委办公室、公安局、流管办、教育局和卫生局对实施“流动儿童登记制度项目”试点工作情况的汇报。宋文珍处长表示,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流动儿童登记制度项目”的实施,在解决流动儿童权利保护、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上工作成效显著。她希望,中山能在原有扎实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流动儿童信息登记模式,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和对流动儿童信息的分析,登记和掌握更多流动儿童的信息,为流动儿童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创造有利条件,为全省乃至全国创造先进经验。
  “流动儿童登记制度项目”是中山市承接的由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项目。自项目启动以来,中山市从建立管理服务网络、信息登记、安全管理(校园安全和出租屋安全)、义务教育、卫生免疫、健康体检、文体公益服务等方面着手,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管理服务,积极探索流动儿童信息登记的创新模式和长效机制,让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同享安全、教育、卫生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和待遇,为优化流动儿童的生存发展环境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信息登记方面,建立市镇村三级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网络,推行“16周岁以下流动儿童随行卡”登记管理工作,把流动儿童纳入常规人口管理,并建立信息系统实现全市暂住儿童信息管理网络化。目前,已为流动儿童免费办理 “随行卡”10多万张。另外,不断完善“随行卡”登记系统、学籍管理系统(含学生健康体检信息)、免疫接种系统这三大流动儿童信息管理和数据库,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保证流动儿童享有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义务教育方面,把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纳入当地义务教育范畴,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并大力推行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为流动儿童积分入读公办学校创造有利条件。目前,全市共有4318名流动儿童通过积分入读公办中小学。在卫生保健方面,每年拨出100万元专项经费,实施降低流动人口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加强宣传教育,流动人口中5岁以下儿童及婴儿死亡率大幅度降低;不断健全流动儿童接受免疫接种的服务机制,确保每名流动儿童均接受一类疫苗的免费接种,全市流动儿童“六苗”接种率达98%;制定政策文件,推动完善民办学校的学生健康体格检查工作;加强对托幼园所特别是民办幼儿园膳食的督导检查,努力降低流动儿童营养不良、中重度患病率。在公益服务方面,通过举办“阳光伙伴”志愿行动、“让我玩”城市流动青少年体育公益项目、流动儿童合唱比赛以及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积极推行亲子义工服务,促进流动儿童全面健康成长。
  下一阶段,中山市将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在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建立全市儿童免疫接种管理信息平台;二是完善流动儿童信息登记及“随行卡”办理工作;三是落实民办学校儿童体检工作;四是开展各类“同城化”的暑期活动;五是建立部门之间的流动儿童信息互通衔接机制;六是对民办学校的调研,了解流动儿童的生存发展状况。
  会后,考察组一行到南区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现场考察流动儿童登记工作、流动儿童信息系统及“随行卡”办理的情况,并进行指导。(中山市妇儿工委办供稿)

广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04965号

地址:广州市中山一路梅花村3号 邮编 :5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