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深圳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规划》统计监测组出台了2007年《深圳市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统计监测报告、
《深圳市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统计监测报告。两个报告对2007年该市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情况作了全面统计监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建议,将对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实施具有促进作用。
第一,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良好。
在妇女发展规划方面:新修订《规划》确定的57个主要定量目标,扣除数据空缺的10个指标(注:其中空缺原因之一是新增指标尚未纳入统计监测,下同),已提前达到2010年目标的有36个,可望达标6个,分别占可判断目标总数的76.6%、12.8%,共有89.4%的指标已经提前或可望达到2010年目标。主要成效表现在:一是妇女就业、社会保险率不断提高;二是妇女参加决策与管理逐步加强;三是妇女受教育质量逐年提升;四是妇女健康指标全部提前达标;五是妇女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六是妇女生存和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在儿童发展规划方面:新修订《规划》确定的70个主要定量目标,扣除9个数据空缺指标,提前达到2010年目标的有46个,占75.4%;可望达标的有5个,占8.2%;共有83.6%的指标已经提前或可望达到2010年目标。主要成效表现在:一是儿童保健服务能力全面加强,儿童健康水平稳步提高;二是儿童受教育程度趋于稳定,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三是完善儿童自我保护、法律保护和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保障儿童合法权益;四是儿童生存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第二,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达标的重点、难点问题有待解决。
在妇女发展规划方面:一是户籍残疾妇女就业人数比例提升缓慢。二是市区两级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有所下降。三是区级人大、纪委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需提高。近两年,全市区级人大、纪委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一直在83.3%和50.0%这一水平徘徊,要实现2010年(100%)目标,需补充配备女干部。
在儿童发展规划方面:一是处于逆行状态的指标主要表现在: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处于徘徊状态未能有效扭转;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一直在4%左右波动;合格碘盐食用率继续下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继续下滑;侵害儿童的刑事案件破案率下降;公共场所主要卫生指标合格率有所下降。二是处于停滞状态的指标主要表现在:儿童健康知识知晓率有所下降且停步不前;中小学交通安全队建立率未见提升;交通设施完好率没有提升迹象;全市仍有一个区无一处儿童校外活动场所。
第三,解决妇女儿童发展规划达标重点难点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在妇女发展规划方面:一是加大实施残疾人劳动就业政策力度,保障和促进残疾妇女就业,广开就业门路,加大培训力度,提供就业机会,建立就业基地。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把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妇女参政议政程度。建立培养选拔女干部工作目标管理机制,善于发现和大胆使用优秀女干部,加强后备女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组织协调工作,杜绝录用招聘工作中存在的“重男轻女”现象,推进交流。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规划》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知晓率。通过广泛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女性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在儿童发展规划方面:一是组织实施预防出生缺陷项目,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二是加强对特区外食用碘盐市场监管。三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督力度。四是加大投入,切实做好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防范、宣传和教育工作。五是深入调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处于停滞状态的指标有所提高。六是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七是关爱儿童心理健康,加强宣传疏导工作。(深圳市妇儿工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