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首页 > 工作动态 > 2004年
中山市大力推进教育强市战略与成果
来源:本网 日期:2013-10-24 19:50:13

  中山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始终坚持科教兴市战略,确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教育工作作为建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示范市、建设和谐中山的重要内容来抓,以改革统揽全局,以建设教育强市为总目标,努力实现教育发展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统一,系统规划与分阶段实施的统一,解决当前实际问题与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统一,以前所未有的气魄和力度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使中山市教育进入提速发展和超常规发展的新阶段。
  最近,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山产业发展状况,决定建3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解决技术人才相对不足的问题。其次是大力推进教育强市战略。目前中山市已有火炬区、小榄、古镇、石岐区4个省教育强镇(区),今年中山市规划东区、西区、南区、沙溪镇、大涌镇、东凤镇、三乡镇和坦洲镇等8个镇区创建省教育强镇,目前省考评组已来中山,对以上8个镇(区)进行考评,相信这8个镇(区)都能顺利过关。明年再有五六个镇区建成省教育强镇(区),中山市就达到了省教育强市最起码的条件。这是一项“民心工程”,市委市政府抓的力度很大,镇区的积极性也很高,广大市民对我们创建教育强市也寄予很大的希望。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近几年,中山市的教育进行了三大改革。一是建立分级办学体制,充分调动各级办学积极性。实践证明,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收到预想的效果,仅2003年,中山市教育经费总支出就有14.07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11.2亿元,占同期一般预算支出的28.2%。2003-2005年,全市建设教育强市的总投入将达到15亿元。镇、村对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古镇镇近几年投入1亿多元,用于布局调整和学校扩建,2003年又投入5000多万元完善设施设备。小榄镇几年来投资5亿元,高标准新建和改造一批中小学,2003年又投入5000多万元添置设备。石岐区厚兴居委会投入近4000万元,创建一所省一级小学和一所省一级幼儿园。小榄永宁村投入近6000万元,创建2所省一级小学和一所市一级幼儿园。二是改革教育人事制度,破除教师终身制。建立以聘用合同制为基础,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建立教师工作绩效评价机制;建立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机制,收入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教职工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相挂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在去年完成教师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基础上,今年10月份又实施了校长职级制,取消中小学校长的行政级别,根据校长职业特点设置10个等级的校长职级,按理论素养、学识水平、治校能力和工作业绩,对全市261位中小学校长进行了职级评定,为促进校长职业化、专业化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今年,中山市大力推动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工程,首批评出5名名校长,8名名教师,分别奖励2万元、3万元奖金。经过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中山市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目前,全市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99.26%、98.68%、96.66%、89%;小学教师学历大专率75.86%,初中教师本科率70.35%。三是坚持把调整学校布局与改造薄弱学校,推进等级学校、示范性学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撤小、扩强等方式,减少学校数量,扩大办学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到目前为止,全市撤并、新建、扩建学校达到135所,总投入7.2亿元。预计要完成整项工作,大概还要投入15亿元。通过布局调整,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决定投入3亿元,扩大中山纪念中学、市一中和市侨中的规模,促使其进入全国1000所示范性高中行列,中山纪念中学力争进入全国100所重点示范性高中行列。
  近年来,中山市采取措施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发展。2002年12月《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后,社会对民办教育的投资热情空前高涨,2003年,新开办民办中小学14所,比2002年翻了一番。现在全市由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民办教育机构有301个,其中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9所、民办中小学45所、民办幼儿园152所、各类培训中心124个。民办教育的发展改变了政府包办教育的单一办学体制,拓宽了办学的路子和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涌现出一批教育资源优良的大型民办学校,如中港英文学校、博文学校、三鑫双语学校、华师大中山附属中学等。
信息化建设确实很重要,它是扩大知识容量、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这样说,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目前,中山市学校拥有计算机3.1万台,人机比达到10:1;274所学校实现宽带接入中山教育信息网,实现“校校通”,普及率达80%;103所学校建立校园区域网;190多所学校建立780多个多媒体综合电教室;81个单位和学校安装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应该说,中山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全国是走在前列的。
  市委市政府非常关心残疾人的教育问题。市里投资1600多万元新建市特殊教育学校,并计划再投入200万元建设残疾人培训中心。其次,我们不断完善困难家庭子女和外来劳工子女入学经济保障体系,市镇两级财政每年拨出专款用于扶困助学,其中市财政每年拨款200万元,港澳华侨热心扶困助学,现由政府牵头成立的扶困助学基金已筹得资金500万元,2003年全市用于解困助学的资金达257.3万元(含减免书杂费),全市共资助贫困学生5447人。在这些活动中,市领导带头,全球通助学基金等积极行动,广大市民热心扶困助学,较好地解决了中山市困难家庭子女入学问题。
  我市还注重拓宽德育途径,改革德育内容和形式,特别在推广社区教育、构建开放的社会化大德育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社区教育的经验在天津举行的全国社区教育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受到了全国行家的肯定。我市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大德育网络,并加强了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法制教育、禁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诚信教育力度加大,效果明显,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率连续多年低于0.5/万,连续多年无在校生吸毒,2003年全市“五无”学校占全市学校总数95.74%,大批学生申请入团、入党。体育艺术成绩突出,在广东省第八届中学生运动会上,我市中学生代表队和中职组代表队团体总分在全省分别名列第三和第一;中山纪念中学代表广东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学生“学校杯”田径运动会,勇夺团体总分第一名;在广东省第六届少儿艺术花会上,中山市夺得金奖。在广东青少年第二届艺术大奖赛中,获金奖8项,银奖12项,奖牌总额列全省第二。学科竞赛捷报频传,全市有47人在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获一等奖,其中35人被清华、北大等名校免试录取,保送生人数连续3年保持在全省第三名。中山纪念中学周芳颉在第36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金牌。在2004年广东奥林匹克信息学(计算机)竞赛中,中山继1996年以后又一次囊括市团体、学校团体和个人三面金牌。高考成绩创新高,2004年,全市普通、成人高考人数近8000人,总录取率93.9%,其中5600名学生参加普通高考,录取率达96.9%。全市18所普通高中有17所录取率超过95%。最近省考试中心公布的11个高考科目平均分排名中,中山有9科排全省第一,综合排名中山处于绝对领先位置。
  今后的主要工是实施四大工程:一是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加快建设规范化学校的步伐,2005年全面完成全市中小学布局调整第二阶段任务,基本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二是初中标准化建设工程;三是高中优质化建设工程;四是教育强镇创建工程,力争明年有16-18个镇(区)通过省评估验收,为创建教育强市奠定坚实基础。中山市初中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影响了教育强市建设进程。为此,市政府决定切实加强初中建设,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2004年起,准备用3年左右时间,以农村初中建设为重点,推进初中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初中教育的均衡发展,确保全市所有初中达到市规范化学校以上标准;大力发展优质初中,力争80%以上的初中达到市一级学校标准,35%以上的初中达到省一级学校标准,全市优质初中学位覆盖率达到80%以上,确保每个镇区至少有一所优质初中。

广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04965号

地址:广州市中山一路梅花村3号 邮编 :5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