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

您现在:首页 > 地方动态
江门市多措并举努力攻破女村委会主任比例
达标的难点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日期:2020-08-28 17:17:38

  发挥基层妇联执委的作用、推动女村委会主任比例达到10%的目标要求,一直是“破难”行动的一个很难突破的难点。

  近年来,江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省、市妇女发展规划的有关要求,加大选培力度、搭建成长平台,各级妇联组织积极主动作为,各级妇儿工委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江门妇女参与基层民主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新会区女村委会主任比例达到10.05%,且均实现“三个一肩挑”,率先实现妇女发展规划“女村委会主任比例不低于10%”的目标;鹤山市女性村党组织书记比例已达到10.71%,在2021年村级换届中女村委会主任比例有望达到10%。

  一、领导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江门市委林应武书记先后两次对女干部队伍建设作出批示,并在各市(区)委书记向市委常委会作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会议上,就加大女村委会主任后备人选培养力度等对各市(区)委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

  市委胡钛副书记亲自带队,组织财政、组织、编办、妇联等多个部门到各市(区)开展妇女干部队伍建设专题调研。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元醒在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座谈会上专门对各市(区)女村委会主任比例情况进行了通报,并明确要求三区四市各镇(街)女村委会主任重点培养对象的数量,还专门组织召开全市女干部队伍建设座谈会,市人大、市政协、市委编办、市委党校、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妇联等7个单位参加座谈,分析女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市政府副市长、市妇儿工委主任赖燕芬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强调妇女参与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相关指标,并以年度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市妇联各党组成员也结合“深调研”行动,分头到各市(区)和基层农村进行专题调研和指导工作,形成各级重视、全力破难的氛围。

  二、部门各司其职,加强协调联动

  江门市委组织部将村级后备女干部培养工作纳入了各市(区)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印发《全市女干部队伍建设座谈会的问题清单责任分工安排》(江组通〔2019〕122号)至各市(区)委组织部和市直有关单位,对包括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在内的妇女发展规划“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领域各个重难点指标,一一提出工作要求和完成时限。市民政局在村委会缺额补选和班子配备工作中充分考虑女村委会主任比例,针对农村“两委”班子职数空缺情况,及时从后备人才等队伍中物色新进“两委”班子人选;指导和督促各市(区)民政局对照妇女发展规划指标任务,严格按照《广东省村(社区)“两委”干部人选条件审查办法的通知》(粤组通〔2020〕15号),结合实际情况选好建议人选,并依法进行补选。各部门联动,合力推动村委会妇女干部培养和配备的工作。

  三、实施“巾帼头雁”工程,建立后备队伍

  按照“破难”行动的要求,结合村委会明年是换届之年的情况,江门市妇联年初专门制定印发了《江门市“巾帼头雁”培育工程实施方案》(江妇发〔2020〕9号),并要求各市(区)妇联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措施,通过教育培训、政策帮扶、传帮带和岗位锻炼等方式,培养一批能说肯干、带动力强的“实用型”农村女性带头人。至年中已建立起一支1600多人的后备人选队伍。

  同时,加强系统培训力度,2018-2019年江门市委组织部与市妇联已连续两年联合举办全市农村妇女干部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培训班,并拟于今年9月第三次联合举办江门市基层妇女参政议政能力培训班,对女村委会主任重点培养对象进行届前专题培训。

1.jpg

市妇联连续两年联合市委组织部举办全市农村妇女干部参与基层治理工作培训班


  7月份还组织了5万人次上线的执委和妇女干部线上直播培训,进一步提升她们的综合素质和参选参政能力,为2021年村级换届夯实基础

  四、各级勇于探索,创新培育方式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妇联的大力推动下,各市(区)、镇(街)认真履行职责, 强化工作措施, 勇于探索,创新培育方式,扎实推进农村妇女参选参政工作。

  例如,新会区将培养“巾帼头雁”纳入全区后备干部的选苗计划,进行中长期规划,并将明确实现妇女发展规划中“女村委会主任不低于10%”的目标要求纳入农村“三基四化”专项治理年度考核;先后出台《新会区公开选聘“乡村振兴后备人才”公告》《关于实施“党员人才回乡计划”的工作指引》等政策,创新妇女村干部的选任方式,从返乡女大学生、外出务工年轻女党员、本地女性致富带头人等群体广泛物色农村后备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又如,鹤山市委连续三年将“力争在2021年村级换届后,女性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占比不低于10%”的目标写入年度党建工作方案;镇(街)、村党组织负责人主动约谈并综合评估各村45周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的女党员,着重从时任村党组织书记不适宜继续担任的村中重点物色,减少女“头雁”任职阻力。

2.jpg

鹤山市委组织部、市妇联组织召开村(社区)女干部座谈会


  新会区、鹤山市不仅都注重顶层设计和物色人选,也都着重突出实践锻炼,搭建成长平台。探索推行“巾帼头雁”导师制,由镇(街)领导和“老书记”开展传帮带和结对培养,坚持“参与不干预、帮办不包办”的原则,把女“头雁”培养成为独当一面的“半边天”。组织跟岗学习培训,安排新任女性村党组织书记、女村委会主任到所属镇(街)相关部门进行跟岗学习,提升“领飞”本领;同时在重点项目中实践锻炼,优先安排村级女性后备干部和新进干部担任镇(街)重点项目工作组成员,让其在“一线”中迅速锻炼成长。


广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04965号

地址:广州市中山一路梅花村3号 邮编 :5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