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

您现在:首页
广州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区两级未成年人
救助保护中心全覆盖
来源:本网 日期:2019-12-25 17:17:41

  广州市积极实施国家儿童发展纲要和省市儿童发展规划,持续加大儿童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力度,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已全面构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体系,形成“社区专职人员”“社工”“社会力量”三重关爱“闭环”保护网络。在全国率先成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专家委员会、率先开通困境儿童24小时救助保护服务热线,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区两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全覆盖,大大提升了广大困境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儿童福利领域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一是建立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制度体系“广州标准”。出台《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广州市监护困境儿童安全保护工作指引》《广州市儿童福利机构孤儿成年后安置办法》《被执行强制措施人员未成年人子女临时监护照料办法》等4份规范性文件,梳理《广州市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工作规范(试行)》《广州市儿童福利机构工作规范指引》《广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指引》等3份工作指引,结合广州实际形成了地方标准。

  二是建立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总召集人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市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突出民政部门牵头职能,压实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定期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目前,11个区已全部建立区级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困境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流程“一条龙”,构建“市、区、镇(街)、村(局)四级联动”工作网络,不断推动困境儿童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工作实现无缝对接。

  三是实现区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从“零”到“全覆盖”。市民政局逐区调研实地督办,指导各区从实际出发,科学整合现有资源,落实场地。今年10月份11个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从无到有全部落成。其中,越秀区依托社区服务中心,海珠、荔湾、白云、黄埔、南沙、天河等6个区依托公办养老机构,番禺、花都、从化、增城等4个区依托现儿童福利院或救助管理站设立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各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突出救助性、服务性的特点,设立床位2-20张,做到功能完善、配置合理,基本满足各区对困境儿童救助保护、监护干预、服务保障等日常工作需求。同时,市民政局采取配备事业编专职人员、指定兼职人员和购买社会服务等三种方式,配齐配强工作队伍,并定时开展业务轮训,确保工作力量充足到位。


广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04965号

地址:广州市中山一路梅花村3号 邮编 :5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