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

您现在:首页
为何要强调性别平等中的男性参与
来源:本网 日期:2015-01-06 17:19:06

  在“男性应该更多参与到推动性别平等”这个问题上,性学家方刚博士或许是中国少数能想明白的男性之一。
  在12月8日的“男人讲故事”纪录片首映暨男性参与终止性别暴力公共论坛上,包括方刚在内,4位男士结合自身实践,与在场的众多男士聊起了性别平等的话题。
  这并非一个轻松的事情。在这些男人给“男人讲故事”时,大多会面临一个问题——“男人为什么要为女性争取平等,有什么好处?”
  事实上,性别平等并不能简单定义为女性权益,而是创造平等的机会给男性和女性,双方缺一不可。
  网络热词“无车男”“无房男”“无房无车男”“三无男”“农村凤凰男”等,无一不是社会给男性所贴的标签。有的男性把这归于女权主义兴盛后,女性在向男性索取权利。这其实是一种误读。男性社会压力的真正根源,恰恰是女性权利的被剥夺——当女性失去平等的社会参与能力,这些责任就只好全压到男性身上了。我们并不陌生的是,夫妻共同承担家庭经济的例子已俯拾皆是。
  性别平等的提高,意味着男性同样将从中获益良多。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当女性从性别文化压迫下觉醒,从而对男权社会的反感和失望,很有可能会投射到泛化的男性群体上,“既得利益者”的标签会不断被强化,然而,如果清楚——男人也是人、女人也是男人的骨肉亲人的事实时,就会明白,当面对女性遭受的不公和苦难,以及这些苦难的成因,男人的心灵同样深受震动。性别平等的倡导,会让作为儿子或父亲的男人们,可以有机会平等自由地表达情感,展现感性和温柔的一面。
  让男女两性共同推动性别平等的意义之一在于:达到男女共同发展。
  联合国和伦敦经济学院曾就2008年前的所有自然灾害做了一个调研,发现灾害中男性和女性的死亡率普遍达到1︰4——灾害中每死亡1名男性,同时有4名女性死亡。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差距,并非源自体格、力气、肺活量等生理差异,而来自于社会因素。譬如,许多男孩子从小就学会了爬树、游泳;女孩则被教育要矜持。同时,在“重男轻女”的影响下,优先得到父母舍命相救,救灾时获得更多物资的,几乎都是男孩。许多情况下,男性总能比女性更多地获取灾害信息。
  若连平等面对生死考验都无法达成,又何来共同发展?
  我们应当提倡,一个真正的男人,绝非性别关系中的“施压者”。(来源:中国妇女报)

  

广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04965号

地址:广州市中山一路梅花村3号 邮编 :5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