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提高教育普及水平和质量 助力妇女儿童事业全面发展
广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精神,着力推动解决妇女儿童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妇女儿童教育普及水平和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01优化资源配置
保障妇女儿童受教育权益
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推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增加公办学位供给等事项持续纳入“省十件民生实事”予以强力推进,深入实施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实现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迈进,妇女儿童受教育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一是推进学前教育“5085”普惠工程。实施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资源显著扩大,保教质量明显提升,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在园幼儿数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
幼儿园举办运动会
二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抓好抓实改薄提升和“双减”,巩固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专项工作成果。下大气力抓控辍保学,近年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5%以上。
三是推进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开展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加强高中阶段招生统筹,建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学生发展指导机制,建成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省级平台,完成普通高中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和县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四是深入推进妇女终身教育。推进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连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支持妇女积极参与终身教育。统筹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为女职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有效资源保障。
高职院校开设母婴生活照护专项能力培训
02构建关爱体系 保障特殊群体公平发展
以推进教育关爱制度化为重点,着力在完善体制机制、健全规章制度、优化关爱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构建特殊群体关爱体系,加快缩小群体教育差距。
一是推进特殊教育公平融合发展。实施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有效提高特殊教育保障能力,推动实施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目前,全省有特殊教育学校154所,有随班就读资源教室2688个,建立省、市、县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62个。
二是关爱留守儿童群体。2023年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入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8.66%。
三是关怀贫困学生群体。建立覆盖各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实现“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2023年我省发放各类资助财政资金81亿元,资助学生约349.2万人次;助学贷款31亿元,资助学生约25.87万人。
03织密安全防护网 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全方位编织校园安全防护网,全力确保校园及周边治安稳定,全力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一是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全省学校实现专职保安配备、“护学岗”设置、校园封闭式管理、一键式紧急报警和视频监控安装联网4个100%达标。
二是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把防治欺凌纳入《教育系统年度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书》内容,予以重点督促整治。印发《学生欺凌防范处置工作指引(试行)》,部署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范治理专项行动。
三是加强预防性侵害教育。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班会、主题活动、编发手册、微信、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展性知识和预防性侵害教育。制定了防性侵害应急处置预案,健全和落实中小学生性侵犯案件强制报告制度。
四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出台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落实“16条”政策文件,推动各地各校切实落实课程、学时、师资、活动、场地等硬性任务。建立防范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预防预警干预工作机制,指导各地各校依据学生心理筛查工作指引科学开展心理筛查,对重点关注学生“一生一策”针对性开展心理危机防范。
2024年省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启动仪式
下一步,广东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采取更有力度更有温度的措施,推动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有特色发展,助力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妇儿工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