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

首页 > 专题 > 第七次全省妇女儿童工作会议 > 妇儿成就 > 地市亮点

珠海:创新社会心理服务模式,点燃妇女儿童“心”希望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24-05-22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完善心理健康工作服务体系,珠海于2021年12月成立了“香洲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是香洲区政府2021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也是国内首个由妇联主导运营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阵地,共投入经费400多万元,场馆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内设0-3岁幼儿观察区、AI沉浸式互动体验室、心理科普大厅、团体沙盘室、情绪宣泄室等15个功能室,集合了心理科普、心理科技、心理大数据、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心理危机干预等功能于一体,中心面向全社会提供情绪压力调适、心理危机干预、婚恋关系调解、亲子教育辅导等六大功能专业心理公益服务。

  在软件配套方面,配备13名专职人员及6名专业督导,同时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青少年科普基地等专业机构搭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聘用一批国内知名心理学专家,招募心理爱好者及心理咨询师志愿者247人,设立了专门工作室和心理服务热线,建立值班制度,服务对象做到全部覆盖各类人群,服务时间上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全天候咨询,服务的领域做到覆盖辖区内各行各业,为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珠海经验”。

  两年来,中心线上线下服务人数累计6万人次,建立个人心理咨询档案1189份,线下心理咨询服务4565次,心理危机干预186人次,干预危机事件84起,每周末举办生命教育、心理教育等主题“心安在线”直播课程,开展亲子情商、团体心理体验等各类主题活动共281场,服务41645人次。

  2023年3月,珠海市香洲区与华南师范大学签约,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实践基地落地在中心。2023年6月,中心获得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试点项目支持。

珠海市香洲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珠海市香洲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珠海市香洲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珠海市香洲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注重“专业+个案”,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中心采用包括个体咨询、家庭咨询、团体辅导等多种线下咨询服务方式,保障每一位来访的妇女儿童或者家庭均能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设立24小时心理服务热线,通过白天接听、夜间值班的方式,确保心理服务热线时时畅通,践行“您有需,我就在”的服务使命。对于危机干预事件快速反应,成立危机干预小组,参与市区司法局、教育局、社区等转介的轻生危机干预个案,对个案和事件进行持续的心理跟踪服务。2023年咨询访客男女比例1:2,女性心理咨询需求相对比男性要高;访客中学生占比40.6%,约12000人。

  注重“活动配套”,开展多样化的心理主题活动

  中心在提供心理基础设施的“主干”上,丰富心理服务的“枝叶”。2023年,累计开展各类主题活动155场、亲子情商、团体辅导活动175场、户外宣传活动164场,亲子家庭主题讲座线上线下56场,直接受益群众约5.4万人次。活动主题包含“亲子绘本阅读”、“亲子手工疗愈”、“莱雅琴音乐疗愈”、“绘画疗愈”等,提高了妇女儿童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提升心理防护能力。

“心灵手作 赋能美好”家庭教育粘土手工活动

“心灵手作 赋能美好”家庭教育粘土手工活动

  注重“联合转介”,探索心理健康体系化建设

  中心协调教育和卫健部门,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医院”联合转介机制,让有需要的学生和家庭能及时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医学治疗。设置专人负责,联合学校心理健康教研组、中心社工团队、医院心理科室等,做到接入香洲区60%的中小学及一所心理专科医院,规范转介资料格式,严格保密学生资料,形成高效的合作对接流程。

  注重“外展驻点”,提供“家门口”的贴心服务

  中心在10个镇街设立20个驻点,采用循环驻点方式,为居民提供常态化的心理咨询、家庭教育、矛盾调解等综合服务,服务覆盖135个社区,同时充分调动区、镇街、社区妇联参与,搭建三级妇联心理服务网络,打造“心理咨询师+社工+妇工+志愿者”服务队伍,打通心理服务最后1公里。

  注重“多部门联动”,建设心理健康服务联通交流平台

  中心积极参与政法委的心理专题会议,并从心理专业角度提供数据分析报告和工作建议。与团委联动,运营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等,对来访的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咨询或干预。与民政局联动,协同市区两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区婚姻家庭调解纠纷委员会等开展服务。与教育局联动,开设生命教育专题讲座,建立学生心理咨询绿色通道,及时处理教育系统求助解决危机干预事件,开展“融合教育入学评估测试”,提供场地支持及指导建议。

  注重实地调研,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层心理需求

  2023年以来,中心累计走访镇街、社区446余次,与镇街、社区领导进行深入沟通交流,宣传推广社会心理服务,了解和收集服务需求约340个,其中活动需求210个、联合家访需求60个、个案需求70个,心理社工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协调资源帮助落实社区服务需求。

  聚焦重点人群,提供心理赋能精准帮扶

  中心全覆盖结对帮扶在册单亲特困母亲276人、困境儿童205人,开展电话回访1560次、入户家访约410人次,了解和掌握需求和问题,提供精神关爱、心理赋能、社会支持等服务,帮助解除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重建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促进她们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