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

首页 > 专题 > 第七次全省妇女儿童工作会议 > 妇儿成就 > 地市亮点

河源:深入实施“南粤家政”工程,“河源阿嫂”越来越火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24-05-22

  河源各级妇儿工委坚决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稳步推动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实施,凝聚合力,履职尽责,守正出新,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实现创新发展。在推进重点工程“南粤巾帼家政领跑者工程”中,积极发挥人社部门力量,推动“南粤家政”落地落实。

  自“南粤家政”工程部署以来,河源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积极主动作为,多措并举,充分发挥本地劳动力资源优势,紧密对接“双区”城市民生需求,推动家政服务行业提质、扩容、增效,打造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全面深入推动“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

  目前,河源共有家政服务机构460家、从业人员逾6万人。累计获评省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诚信示范企业4家、省级培训示范基地2家、四星级家政服务企业1家、五星级家政服务员3名、四星级家政服务员1名、市级龙头企业12家、市级诚信示范企业22家、市级家政服务培训示范基地9家。累计扶持建成“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37个(其中示范站24个)。累计开展母婴、居家、养老、医护等服务培训4.6万人次。

  强化综合平台建设,推动家政行业产业化发展

  河源建成全省唯一的“南粤家政”一条街(“河源家政一条街”),打破河源家政企业在空间上不集中、在服务标准上不统一、在培训秩序上不规范、在发展上“单打独斗”等瓶颈难题,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实现“南粤家政”全链条产业化抱团发展。2024年,“家政一条街”将升级为“南粤家政”产业园,集聚实现产业孵化、技术研发、评价认定、品牌培育、公共服务等五大功能,全面培育和打响“河源阿嫂”“槎城管家”品牌。

  强化人员专业培养,促进从业人员多渠道就业

  河源积极培训工种含育婴师、保育员、保洁收纳、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健康管理师等技能人才,累计开展母婴、居家、养老、医护等服务培训4.6万人次,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等各类证书21829人次。

  河源市代表队选手多次在省南粤家政技能大赛获得优异成绩,“河源阿嫂”的职业素质、专业水平、良好品格得到了大赛组委会的一致认可。在全省率先实施乡村工匠家政专业人才职称评定,2022年来29人通过第二批乡村工匠家政专业人才职称评定。

  强化家政品牌打造,助力乡村振兴提效升级

  河源打造“中正医护”“大湖月嫂”“船塘月嫂”等“河源阿嫂”系列子品牌30个。创新线上“区块链+家政”、线下“一条街”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家政行业供给侧和需求侧融合改革,南粤家政区块链综合管理服务线上平台——“和嘉阿嫂”,市民可通过小程序在线预约上门服务。目前已整合五县一区100多家家政企业,已超80家家政企业申请入驻“和嘉阿嫂”线上平台,提供月嫂、保姆、保洁、护工等200多种家政服务项目,为消费者提供服务700多次,线上线下综合效益逾50万元。

  强化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家政职业化发展

  河源市人民政府印发《河源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明确大力发展家政服务,建立健全南粤家政标准体系和诚信体系建设。“居家上门服务证”把家政从业人员的服务与信用挂钩,让家政服务可查、可评、可追溯。截至目前,河源市申请办理居家上门服务证的服务员7878人,已获居家上门服务证可持证上岗人数4729人。

  强化优质服务供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重点围绕居家、母婴、养老服务和医疗护理等领域,打造“家政服务+技能培训+促进就业+调解维权”四大功能模块,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家政+就业”“家政+养老”“家政+社工”“家政+志愿服务”等特色示范项目,创新特色服务与产品,满足多样化、差异化需求,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家政服务。至今累计扶持建成“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37个(其中示范站24个)。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