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创新“三治”模式,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肇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在肇庆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设“妇女与家庭建设”“儿童与家庭”专节,肇庆市妇联等15个部门联合出台肇庆市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计划,构建“党政牵头、妇联主抓、部门联动、家庭主体”的家庭工作格局,积极探索“法治、德治、情治”三治模式,推动家庭家教家风一体化建设,不断促进家庭幸福和儿童健康成长,为基层社会治理筑牢家庭基础。肇庆市、是全省4个实现“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验区”全覆盖的地市之一。
肇庆高要区回龙镇澄湖小学开展百场香江关爱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肇庆行活动。
以法治为引领,推动“依法带娃”好家教深入人心
以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契机,肇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全市家庭教育工作创新发展。
上下联动,着力打造家庭教育普法阵地。建立52个家庭教育普法驿站,市、县两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29个乡镇(街道)建立了家庭教育服务站点,1549个村(社区)、1155所中小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不断拓展家庭教育服务阵地,逐步构建起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和家校社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普法宣传,推动“依法带娃”理念深入人心,唤起更多家庭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参与和支持。
整合资源,着力打造家庭教育服务品牌。肇庆实施“家长成长计划”,组建由“家庭教育专家、教师、医生、心理导师、五老人员”等78人组成的肇庆市家庭教育讲师团,采取各地点单的“菜单模式”,每年开展百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将优质师资力量送到基层。县、镇、村相应组建家庭教育讲师队伍1175支、5207人,每年开展家庭教育、品德教育、感恩教育等活动6000多场,近20万名家长和儿童参加。开展“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活动,每年通过选树一批优秀书香家庭典型,打造一批家庭亲子阅读体验基地,开展亲子阅读分享会、亲子朗诵会等亲子共读活动,对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增强家庭文明素养发挥积极作用,为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创造条件。开启“云”家教,开设肇庆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每月推出家教直播课,普及依法带娃、科学育儿知识。
肇庆“颂党恩 传家风”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活动暨十大“最美家庭”颁奖仪式。
以德治树新风,让文明家风在城乡蔚然成风
肇庆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动员广大家庭参与家庭文明建设,弘扬爱国爱家、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文明新风尚。
发挥好家庭示范引领作用。根据不同时间节点,面向不同群体,肇庆深入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绿色家庭、书香家庭等特色创建,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积极发挥先进家庭典型的价值导向和标杆示范作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三年来,肇庆市共有18户家庭获全国、省最美家庭,3户家庭获全国、省五好家庭,2户获省书香之家称号;共评选30户市最美家庭、62户市五好家庭、35户市绿色家庭、45户市书香家庭。
讲好家庭故事弘扬时代新风。肇庆实施培育文明风尚行动,成立由先进家庭组成的“传承红色家风”宣讲队115支,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家庭文明主题实践活动,举办家庭家教家风故事分享会、巡讲活动、巡回展览等,宣传先进家庭典型事迹,引导广大家庭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
以情治暖民心,促进家庭幸福安康
以实施民生实事为重点,肇庆广泛开展儿童关爱服务,提升广大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开展关爱服务。
肇庆成立了全国首个从市委、市政府层面成立统筹未成年人保护和青少年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肇庆市未成年人保护和青少年发展委员会),将分散在各领域各专项工作机构的资源和力量统筹运用,更好推进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和青少年发展工作高质量发展。
肇庆将推进新建扩建公办中小学校工程、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项目、实施适龄女生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免费接种项目、加强青少年心理辅导等多项直接关系到儿童发展的项目纳入了肇庆市十件民生实事工作任务,为关爱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强有力保障。
联动社会力量开展关爱服务。肇庆市各地各部门积极发挥联动作用,发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关爱帮扶特殊家庭儿童。其中,积极推动连续开展16年的“爱心父母牵手困境儿童大联盟”项目,近三年,动员“爱心父母”筹集善款847多万元,以助学、助养、助愿等方式帮扶困境儿童9477人。2023年,创新开展寻找“爱心爸妈”结对帮扶孤儿、事实孤儿活动,招募“爱心爸妈”与全市所有18岁以下孤儿、事实孤儿进行情感帮扶结对,重点开展“四个一”精准关爱,每月至少联系一次、每季度至少走访一次、每年陪伴度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每年至少圆一个微心愿,并根据实际需求提供生活帮助、精神陪伴、心理疏导、情感抚慰、学习指导等。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马瑞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