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照护难题如何破解
广东“十四五”规划纲要给出答案
生了娃给谁带?怎么带?带娃成本这么高?在育儿和工作之间如何取得平衡?婴幼儿照护难题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常常困扰着很多育龄家庭。
近日,《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5.5个,全省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家以上具有带动效应、可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托幼一体园所在公办幼儿园总量中占比不低于50%。
开展托育服务,关系到亿万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在“幼有所育”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是坚持“人民至上”的重要体现,也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应有之义。托育服务是生命全周期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第十八章第四节专门提出“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首次将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和托育服务提档升级两大工程纳入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点工程。主要内容如下:
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主要内容
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推动社区和农村地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发展。发挥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婴幼儿照护服务功能。到2025年,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少于5.5个。
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多元化发展。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鼓励用人单位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支持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鼓励幼儿园开设托幼班。
建成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全省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家以上具有带动效应、可承担一定指导功能的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托幼一体园所在公办幼儿园总量中占比不低于50%。
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机构标准规范。新建、改扩建一批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在提供一定规模普惠性托位的同时,在机构设置、机构管理、课程教材开发、保育服务等方面探索一体化标准,推动完善相关托育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并提供托育从业人员培训、托育机构管理咨询、家庭养育指导和社区亲子服务等服务。
建立连锁化专业化社区托育服务网络。新建、改扩建一批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专业化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形成基本完善的社区托育服务网,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普惠托育服务。
托育服务提档升级。重点配备、更新安全监控系统、信息收集系统、空气净化设备、用具消毒设备等核心标准设备,促进普惠托育机构安全、合规、达标运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托育服务领域深度应用。打造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的互联网、移动网络平台及直播教室,提升托育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左晓斯博士认为,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关注“一老一小”的社会化服务,特别提出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这将有利于营造工作、家庭平衡的社会环境,降低家庭照护和生育成本,提高育龄人口,尤其是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系统化解人口发展失衡的重大风险,确保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早期教育行业协会会长孙伟文认为,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开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将面向家庭普及推广科学育儿知识,满足社区婴幼儿家庭照护服务的需求,探讨切实可行的普惠托育行动方案,优化升级服务体系。我们将积极响应普惠托育政策,把握导向扎根市场,领会普惠托育要义,建立行业人才培育蓄水池,努力推动行业标准落地普及。
中山市博爱医院副院长甘玉杰认为,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我们将深化多领域教养医融合,为家庭和机构育儿提供全面指导和帮助;定期采集婴幼儿发展和健康数据,形成儿童早期发展分析报告;推动传播科学育儿理念,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重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良好生态。
韩山师范学院妇委会主任、潮州市政协常委陈洵认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发展托育服务事业既是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求,也是关系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大事。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这是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期待“十四五”规划的实施能推动广东省托育行业向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迈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托幼服务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