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

首页 > 媒体聚焦 > 热点 > 地市热点

广州深化妇女权益保障公益诉讼 聚焦就业性别歧视等问题

来源:中国妇女报 时间:2024-05-24

  广州市人民检察院近日通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深化妇女权益保障公益诉讼和对涉案困难妇女专项司法救助工作情况,并公布一批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聚焦就业性别歧视等问题,深化维护妇女权益。

  根据公布的典型案例,广州某区检察机关在开展“妇女权益保障领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工作中,发现有用人单位在网络招聘服务平台上发布含有“要求20-45岁男性”“女性要求已婚已育”等明确限制性别、生育状况的网络招聘信息,上述行为侵犯了妇女平等就业的合法权益。某区检察院发出检察建议书,督促行政机关引导用人单位对招聘信息中影响平等就业的相关内容进行删除或者更改,健全网络招聘服务监管机制,加大对辖区内网络招聘网站的监管力度,增强普法宣传力度,提高用人单位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意识。据了解,检察建议发出后,行政机关积极开展整改工作:责令涉案单位及时整改,删除性别歧视性等岗位要求,涉案单位现场予以修正;制定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查工作方案,发出《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25份,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各镇街,重点围绕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快递送货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巡查用人单位600多家,涉及4.8万多人。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从广东省妇联、广州市妇联了解到,该案例是广州市妇联与市检察院联手开展公益诉讼、维护妇女权益的突出案例。

  据介绍,广州检察机关2023年6月印发《开展妇女权益保障领域公益诉讼检察专项监督工作方案》,聚焦妇女遭受职场性骚扰、家暴、就业歧视、人格贬损、农村土地权益侵害等五类重点问题。今年3月,广州市检察院与广州市妇联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妇女权益保障公益诉讼工作协作机制的意见》。《意见》突出在工作联络、线索互移、办案协作等方面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妇女权益保障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为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密切联系妇女群众的优势,推动解决妇女权益保障领域公益诉讼案源采集难、线索发现难等问题,市检察机关吸纳40余名妇联执委成为“益心为公”志愿者,对志愿者开展“定制化”培训,通过妇女权益保障网格化管理机制,将公益保护触角延伸至社会治理末端。

  据介绍,广州市检察机关注重汇聚全市检察机关骨干力量,组建新增法定领域专业化办案组,设置妇女权益保障领域指导人,以强化专业化办案、深耕专业化研究、培养专业化人才三方面为着力点,提升公益诉讼检察监督质效。通过长期聚焦并办理该领域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研究案件办理规律,及时总结办案经验,与广州市妇联、法学专家共同评选出妇女权益保障公益诉讼检察典型案例,为办案提供示范引领,推动工作走深走实。

  近年来,广州市检察机关大力构建一体化司法救助工作体系,把司法救助工作融入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工作大局,2023年全市检察机关共救助困难妇女751人,发放救助金639万元,救助人数和金额均位居全省第一。广州市检察机关加强与妇联、乡村振兴局、法院、公安、民政等单位的联系协调,充分激活“检察+”多元救助模式,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救助帮扶困难妇女的有效机制,不断拓宽困难妇女司法救助线索发现和移送渠道。

  广东省妇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今年3月,全国妇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中国残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巾帼暖人心”深化维护妇女权益专项活动的通知。广东各级妇联将认真落实“巾帼暖人心”深化维护妇女权益专项活动的要求,着力推动解决影响和侵害妇女权益的突出问题,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妇女群众。

  典型案例

  【督促整治妇女就业歧视行政公益诉讼案】

  广州市某区部分用人单位在网络招聘服务平台上发布含有“要求20-45岁男性”“女性要求已婚已育”等明确限制性别、生育状况的网络招聘信息,用人单位的上述行为侵犯了妇女平等就业的合法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某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相关行政机关负有监管职责,于2023年4月6日发出检察建议书,督促行政机关引导用人单位对招聘信息中影响平等就业的相关内容进行删除或者更改,健全网络招聘服务监管机制,加大对辖区内网络招聘网站的监管力度,增强普法宣传力度,提高用人单位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意识。

  检察建议发出后,行政机关积极开展整改工作:责令涉案单位及时整改,删除性别歧视性等岗位要求,涉案单位现场予以修正;制定劳动保障监察日常巡查工作方案,发出《劳动保障监察询问通知书》25份,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各镇街,重点围绕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快递送货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巡查用人单位600多家,涉及4.8万多人;通过媒体同步加强宣传,引导用人单位营造关心关爱妇女的良好就业环境。

  2023年4月27日,某区检察院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总工会联签《关于建立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协作机制工作意见》,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在劳动者权益保障领域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保障和维护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平等就业、获得劳动报酬等合法权益。

  【督促完善母婴室管理行政公益诉讼案】

  2023年6月,“益心为公”志愿观察员反映线索,广州市某区部分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存在未依法独立设置母婴室、母婴室被违规占用、设施维护管理不当导致无法使用、指引标识不明确等问题,损害了妇女合法权益。某区检察院于2023年6月25日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发出检察建议书。

  行政机关推动案涉6处公共场所规范母婴室设置和使用管理,如重新选址设置独立母婴室、清理占用母婴室的杂物并完善相关设施、张贴母婴室指引标志、建立母婴室使用登记以及定期消毒清洁制度等;结合“2023年世界母乳喂养周”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母乳喂养宣传教育,积极营造关心、支持母乳喂养的良好氛围。

  【HPV九价疫苗捆绑非必要体检项目公益诉讼案】

  2021年至2023年3月,某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HPV九价疫苗稀缺的现实,在为受种者接种HPV九价疫苗时捆绑搭售非必要检查检验项目,费用从375元至665元不等,不体检不能接种HPV九价疫苗;某区另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为受种者接种HPV九价疫苗时捆绑销售家庭医生包签约服务项目,额外分别收取20元至40元不等的“基本服务包年签约服务费”等与疫苗接种无关费用。

  2023年4月6日,某区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对案涉医疗机构在接种HPV九价疫苗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管,联合有关部门开展辖区内HPV疫苗接种规范专项整治工作。

  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疫苗接种工作督导检查的通知》《关于加强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非免疫规划接种服务管理的通知》,对辖区内疫苗接种单位进行全面排查。并联合多个职能部门对辖区内18家预防接种门诊和5家成人接种门诊在非免疫规划疫苗采购、运输、储存、预约服务、收费情况、接种安全等环节开展了专项督导检查。2023年4月26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内两家案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接种HPV九价疫苗过程中违法收取与疫苗接种无关费用的违法情形进行立案查处。


(来源:中国妇女报;记者:林志文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