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方动态

江门市加大力度扶持家庭服务业发展

来源:本网时间:2014-02-08 23:59:25

  为加快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江门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家庭服务业各项工作,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013年,全市共有54家企业从事家庭服务,从业人员4376人,比去年新增2280人,全市建立家庭服务业人员职业培训和实训基地2个,开展家庭服务业人员培训4868人,获国家职业资格证书3042人。
  完善政策体系促发展。一是及时出台家庭服务业工作方案。结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实际,制定了《江门市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实施方案》,方案中制定了家庭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对家庭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从业鼓励措施、市场培育、人才培养、监督管理、劳动者权益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规划,明确了相关责任单位的职责和具体工作措施,指导全市迅速开展家庭服务业各项工作。二是结合就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通过落实《印发江门市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印发关于江门市促进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等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对符合资格的家庭服务业企业、创业人员和就业群体提供资金补贴,通过专项资金激发家庭服务业的发展活力。
  提升技能水平促发展。一是建立人才培育载体。江门市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与中国家政百强企业——深圳中家家庭服务有限公司就家庭服务业培训项目进行了合作,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家庭服务业专业培训机构。二是开展多元化培训。为配合家庭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家庭服务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江门市中家职业培训学校、江门市妇女再就业培训中心、市中医药学校、新会区训练中心等培训机构开设了家政服务员、育婴员、保育员、保健按摩师、公共营养师等多种类的职业技能培训,面向社会各类人员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班,并对农村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扶持对象实行免费技能培训。三是开拓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目前,全市开设了养老护理员、保育员、保健按摩师、育婴员、家政服务员等职业技能工种鉴定,鼓励和引导从业人员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提高了江门市家庭服务人员持证上岗率,提升家庭服务行业从业水平。2013年以来,全市开展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鉴定5198人,其中保育员2321人、育婴员1685人、家政服务员556人、养老护理员636人。
  打造品牌效应促发展。江门市突出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服务等重点发展业态,不断加大家庭服务业的品牌建设力度,指导相关企业参与申报认定活动。今年以来,全市有多家企业和机构被认定为省、国家级家庭服务业品牌,先后有江门市福利院被认定为2012年全省“百户”家庭服务企业,市利民社会服务中心和蓬江区洁康服务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省“百户”家庭服务企业,江门市妇女再就业服务中心等5家企业被评为全国“千户”家庭服务企业。通过突出品牌企业的示范效应,激励行业的创新发展,引导实力企业做大做强。
  加大创业支持促发展。依托现有的家庭服务业培训基地、创业培训基地等资源,大力开发家庭服务业专业培训品牌,努力开展针对家政服务的SYB创业培训以及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及返乡务工人员的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切实提升江门市家庭服务业整体队伍素质。此外,为使更多的创业者加入到家庭服务业行列,江门市通过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担保基金投入,降低补贴门槛,提高免息贷款金额,扶持家庭服务小企业发展壮大。

  (江门市妇儿工委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