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

首页 > 专题 > 儿童友好城市

全域全龄全时!看深圳福田园岭街道如何“花式宠娃”

来源:深圳妇联公众号 时间:2024-12-12

  经过一年多的筹划和建设,深圳市福田区园岭街道率先建成以儿童友好为主题的党群服务中心。该中心创新采用街校社共建的模式,是集中展示园岭乃至全区全市儿童友好成果的示范样板,也是社会化运营、社团化运作党群服务中心的具体实践。

图片

  从2018年起,园岭街道紧紧抓住深圳市在全国率先提出系统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机遇,在拥有11所学校的百花片区建成深圳市首个儿童友好街区。

  为了打造全域全龄全时儿童友好新格局,今年以来,园岭街道党工委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关于大抓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要求,以深圳市委组织部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升级为契机,依托“教育高地”区域特点与“儿童友好”自身优势,与深圳实验学校党委通过党建联建,率先建成街校社共建的儿童友好主题党群服务中心——深实验·园岭街道儿童友好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展示园岭与深实验历史文化和城市儿童友好建设的重要窗口。

  12月2日,备受关注的深实验·园岭街道儿童友好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开放,处处可见、人人可及、时时可感的“儿童友好”理念得到充分彰显。中央财经大学基层治理实习实践基地同步落户该党群服务中心,为城区、街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推动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图片


  01  从无到有   探索公共服务空间建设新路径

  园岭街道是福田区首个建成街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受土地资源制约,街道存在公共服务空间匮乏的难题,建街41年未建立街道级党群服务中心。同时,作为深圳市知名教育高地,园岭街道在校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占比超总人口30%,如何服务好辖区的每一位青少年儿童,是园岭街道近年来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图片

  “民呼政应”时刻考验着基层治理的智慧与魄力。瞄准公共空间紧缺现实问题和儿童友好街区发展定位,今年,园岭街道党工委探索公共服务空间建设新路径,主动对接深圳实验学校党委,签署党建共建协议书,以4300平方米的深圳实验综合楼为合作载体,整合街道与学校党建资源,推动场所设施共用、力量资源共享,共同建设街道级的儿童友好主题党群服务中心,实现街道级党群服务中心从无到有的突破,为辖区乃至全市青少年打造服务多元的党建活动阵地。

图片

图片

  深实验·园岭街道儿童友好党群服务中心是集成儿童友好理念打造的党群新样板,该阵地严格遵循《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南》实施规范,将儿童友好理念贯穿党群设计、建设与使用全过程。建设前开展儿童议事活动,让儿童群体以“一米视角”献计党群建设。建设中充分考虑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打造儿童友好服务空间、深圳实验学校文化博物馆与青少年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实践基地等特色空间。建成后聚焦青少年儿童教育需求,为青少年匹配更加精准、更加优质的服务项目,集成打造儿童友好示范综合体。

图片

图片

  从有到优,街校社协同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是该项目的另一大亮点。通过整合多方力量,园岭街道全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学校协同、社会参与的公共服务新格局。聚焦青少年发展需求,深实验·园岭街道儿童友好党群服务中心探索以空间换服务、以流量换资源等多种途径,整合政府和学校有关资源,链接华为、华大基因、云洲科技、云鲸智能、今日人才等国内知名高科技企业,打造10余个专项教育互动馆,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校联体”范式样本,建成深圳教育“每周半天计划”示范基地,探索“一校一馆”计划发展模式新路径,助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图片

  据深圳实验学校党委书记、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联合党委书记夏育华介绍,该校将在儿童友好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深圳实验学校文化博物馆,打造面向全市师生、家长开放的文化博物馆。文化博物馆内将设立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大展区及全科教育、科创教育、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凸显健全人格教育卓越成效的特色做法。

  “接下来,我们将整合市区部门、名校名企等多方资源,以街校社协同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创新‘党群社团+儿童友好’服务模式,让儿童友好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真正全市标杆,打造成为党建示范基地、理想童梦乐园、城市教育名片。”园岭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少杰表示。

图片

  作为与特区同龄的名校,深圳实验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沉淀,给儿童友好党群服务中心注入了独具一格的人文气质和文化底蕴。在创建过程中,以夏育华书记为班长的党委班子,有格局、有情怀、有大爱,在持续做好校内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始终将目光展望辖区乃至全市青少年的茁壮成长,积极促成与街道合作共建党群,这也与福田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来提倡的首善治理、民生至上的理念不谋而合。


  02  自我造血   探索公共服务空间社会化运营新模式

  作为加强基层党建、联系服务群众、夯实基层治理、凝聚党心民心的“有形”战斗堡垒,党群服务中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仅靠财政投入难以维持党群服务中心高质量的服务供给。今年以来,园岭街道按照深圳市委、福田区委组织部关于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服务”“公益+运营”改革的工作要求,聚焦党群阵地的公益性、规范化和可持续性,探索社会参与的新机制、新路径,以最少财政资金投入撬动最多社会力量参与,节省党群服务中心60%的管养运维成本,仅儿童友好党群服务中心每年就能节省政府租金和管养费用500万元以上。

图片

  针对辖区公共服务场地面积小、分布散的“先天不足”,园岭街道研究制定“一体化运营、统整式服务”运营模式,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引入国企承接1个街道级党群服务中心和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运营管养,对零散场地进行统一规划、集中招商、整体管养,打造园岭街道“7+1”全域统一的党建品牌,提升辖区场地整体使用效能。

  与此同时,园岭街道利用市场主体品牌宣传推广的需求,导入优质产业及企业资源,开展教育类、科技类、生活类等符合群众高频需求的活动,为居民群众给予优惠及便利,让党群空间形成良性的产业互动。并以市场思维寻找利益平衡点,邀请专业机构测算场地管养运维成本,结合人流量与市场行情测算入驻项目收入水平,灵活调整对入驻项目的管理服务费收取比例,构建运营管养成本有效覆盖与入驻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格局。

图片

  园岭街道还创新O2O(从线上到线下)社区便民服务模式。线上搭建“新媒体宣传阵地+服务小程序+便民社群”服务矩阵,以新媒体阵地强化社区党建及文化宣传,为入驻党群的商家提供宣传支持,以服务小程序与便民社群为载体,集成党建业务、便民服务、公益活动与文明建设等多种业务,搭建服务党员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线上桥梁;在线下各个党群服务中心集中设置O2O社区服务品牌墙,通过各社区精选30个优秀服务品牌上墙,为优质商家开辟转化率更高的获客渠道,为群众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优质服务,实现有限空间的无限对接,真正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一看就爱、一爱就来、一来再来”的服务阵地。


  03 幼有善育   打造儿童友好城市闪亮名片

  近年来,园岭街道在党建引领儿童友好街区建设上始终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打造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闪亮名片,持续领衔全国儿童友好街区建设示范。

图片

  从“一路”百花二路,“一街”百花儿童友好街区,再到“一楼”以深实验综合楼为载体打造的儿童友好党群服务中心,园岭街道制定了《园岭街道全域全龄全时儿童友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着眼与儿童有关的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聚焦儿童全周期发展,明确4大项20小项重点任务,推进《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南》八大体系在辖区全面落地,以完善的政策体系保障和满足儿童成长发展需要,推动标准化、体系化、系统性开展儿童友好建设。

图片

  以全域友好为切入点,园岭街道在福田区率先完成“童乐福田计划”,因地制宜建设13个童乐公园,建设总面积超过2800平方米,公园面积同比增长35%,实现辖区2万余名儿童“出门入园,就近游乐”。当下,园岭街道正结合深圳市体育中心和八卦一路美食街提质焕新、八卦岭片区转型升级、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改造等项目契机,增补更多游憩设施、亲子乐园等儿童活动场所,为儿童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图片

  以全龄友好为突破点,园岭街道通过党建共建,协同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福田区卫健局,建设深圳市最大的公办托育中心,推动下辖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嵌入式托育服务点,构建“全龄段儿童友好”生态圈

图片

  以全时友好为落脚点,园岭街道采用“政府补贴一点、社会资助一点、企业让利一点、市民出资一点”模式,开通深圳市首条街道定制通学巴士“益园巴士”,打通孩子上学“最后一公里”

图片

图片


(来源:深圳妇联公众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