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多方联动 护航母婴
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网络效能再提升
一、多级联动筑牢危重症救治网络
发挥妇幼专科、综合协同的优势,构建以市博爱医院、市人民医院、市小榄人民医院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基层助产机构为哨点的“3+N”危重孕产妇三级救治网络;以市博爱医院为核心枢纽,构建“1+N”多级联动危重新生儿救治网络。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院前急救转运系统设施设备满足应急救治需求,建立覆盖全市24小时运转的危重症转诊绿色通道服务,建立区域性多学科协作平台,多部门协同配合开展救治,实现覆盖危重救治-随访追踪-保健康复三位一体的全流程医疗服务,全方位保障母婴安全。
二、多维度能力建设夯实救治根基
一是优化救治流程,要求所有助产机构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并实施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体系技术评估实施方案,通过对现场救治演练内容进行督导与考核,进一步优化救治流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强化质量评审,采用“培训+评审”模式,邀请省、市专家开展母婴安全评审,全市产、儿科主任全员参加,讲解及评审近期发生的危重症抢救的真实案例,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增加母婴安全的危机意识,推动母婴救治能力的持续提升。三是提升专业水准,逢进必考。通过“真人模型操作+理论考核”方式,开展年度母婴保健专项技术考核;采用“案例引导、场景模拟竞赛模式”推广新生儿新法复苏技术,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力降低全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近十年下降幅度超20%。四是积极拓展服务范围,构建辖区内医联体,开展远程胎监、黄疸监测联盟等远程医疗服务,为孕产妇、新生儿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体验。
三、全过程质控管理提升服务效能
由市博爱医院牵头,组织专家开展全市产科及新生儿科质量控制工作,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市妇幼健康信息平台,实现高危妊娠动态监测全覆盖。一是推行“多学科联合诊疗”和“基层帮扶”模式,组建由产科、新生儿科、麻醉科等专家组成的MDT团队,深入基层医院帮扶,利用查房、会诊、专题讲座提升基层医院危重症救治能力,实现技术同质下沉。目前全市可完成新生儿ECMO、腹膜透析治疗,新生儿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食道闭锁、肠道闭锁、胎粪性腹膜炎、颅内出血、脑积水等手术治疗,实现危重新生儿家门口就医服务。二是部门联动,保障孕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对病情危急且依从性差的高危孕妇,由市卫生健康局组织多部门协同联动,构建市镇两级联合工作机制,涵盖卫生健康、妇联、民政、社区等单位,形成全方位保障,实施孕期产后全周期闭环管理。
四、特色化服务延伸彰显人文关怀
重点开展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预防非意愿妊娠,在全市提倡开展“早孕门诊”,通过早期介入干预为高危孕产妇提供多学科联合的个性化健康管理和“一站式”就诊体验;开设新生儿延续护理门诊,建立早产儿父母育儿学堂、家庭照护病房、新生儿保健门诊,建立出院患儿“一对一”随访档案,为高危儿提供全周期的保健特色延伸服务。
中山市将以母婴安全提升行动为契机,重点推进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及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以救治体系评估为抓手,提升救治体系运行效能,加快智慧医疗系统升级,着力打造辐射周边的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高地,为保障母婴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山市妇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