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领导来深调研
指导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
为落实好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相关任务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彭福伟率队,来深圳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专题调研。4月25日下午,调研组实地考察了龙华区少儿流动图书馆、和平实验小学、龙塘社区公园、市民健康体验馆妇女儿童主题馆和大浪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观看了“儿童+龙华区建设儿童友好城区成果展”,观摩了儿童议事会议事活动。市妇儿工委副主任、妇联主席马宏,龙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妇儿工委主任马里陪同调研。26日上午,调研组在市民中心召开座谈会,市妇联作主汇报,市发展改革委、教育局、公安局、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住房建设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卫生健康委、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市委改革办,宝安区、福田区园岭街道等单位及深圳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代表,围绕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政策建议进行了发言。市妇儿工委副主任、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余璟主持会议。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儿童工作,市委六届全会报告12次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4次纳入市委市政府工作报告或重点工作,并纳入市“十三五”规划及先行示范区行动方案。市委六届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加强儿童安全保护,拓展儿童活动空间”。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强调要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各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全力推动,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已然成为全市共识和统一行动。
儿童是城市未来的主人,是城市治理的“最大公约数”,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小切口”,能够推动城市建设“大变化”。经过5年多的探索实践,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从最初的“概念”发展为全面铺开的“实景”。截至2020年底,深圳建成并授牌各类儿童友好基地111个;建成公共场所母婴室1080间,市级示范点84间;建立妇女儿童之家713个;建成各类公园超千座并逐步增加完善儿童活动空间和自然教育等设施场所;各级各类儿童友好试点295个。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有效调动了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让广大儿童和市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调研组一行对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5年多的探索实践成果高度认可、印象深刻。彭福伟副司长给予充分肯定:一是以点带面求突破,从点到面,扎实推进,成效显著。二是坚持公益立根本,让儿童充分享受到建设成果。三是久久为功为战略,注重点点滴滴积累,不断促进儿童事业发展。他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深化认识,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重大意义,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建设民生幸福标杆城市的重要举措,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二是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儿童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积极大胆创新。三是坚持系统集成,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协调工作机制。建设儿童友好城市是推进儿童工作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各部门要相互协调、共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