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

首页 > 地方动态 > 深圳

深圳推出系列生育友好政策 积极建设生育友好型城市

来源:本网 时间:2024-08-27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深圳近年来一直在积极建设生育友好型城市,推出系列生育友好政策。

图片

福强院区

图片

红荔院区


  一、以孕产妇为中心,树立生育友好理念

  营造关怀氛围

  在医院全面树立生育友好理念,践行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开展分娩提升专项行动,重新梳理产科等服务流程,优化空间布局,切实改善孕产妇就医体验。

图片

福强院区待产间

图片

福强院区分娩间

  2 推行积极分娩

  以安全舒适为核心,通过指导呼吸、自由体位、心理鼓励、分娩镇痛等各种方法改善孕妇疼痛感受,关注孕产妇清洁、隐私等基本需求,满足家属陪伴分娩需求,积极倡导自然分娩,提供家庭化分娩、哀伤护理等特殊服务,真正做到有尊严的分娩,努力创造温馨幸福的分娩旅程。

图片

分娩服务

图片

产科家庭化分娩

图片

导乐服务

  3 重视健康教育

  开展预防出生缺陷、消除母婴传播等公共卫生项目,主动为育龄妇女和孕产妇提供妇幼健康科普,提升健康意识。开设助产士门诊、孕妇学校等,提供咨询的同时,帮助孕产妇树立分娩信心。

图片

孕妇学校理论课程

图片

孕妇学校运动课程

图片

孕妇学校群组化课程


  二、以舒适温馨为底色,优化生育友好环境

  1 确保床位充足

  为满足深圳及粤港澳大湾区广大育龄妇女对优质生育服务的需求,新增3个产科病区,增加102张病床;设立42个集待产、分娩、产后观察为一体的现代化家庭式产房,确保空间舒适和隐私保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 优化生育环境

  对医院产科病区进行全面改造,拓宽待产和分娩间,在待产间设立自由体位活动区域,创新建设全市首个沉浸式分娩助产的家庭化产房,改善孕产妇住院条件。此外对门诊进行翻新优化,包括产科门诊改造、口腔门诊扩容、产后康复区域面积扩宽等。

图片图片

红荔院区家庭化分娩中心

图片

福强院区家庭化分娩中心

  3 儿童友好环境

  作为儿童友好医院,设有室内外儿童游乐区,配备多个母婴室,以及方便儿童使用的便器和洗手池等,为儿童打造有趣、有爱的服务空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儿童友好环境

  4 无烟医疗环境

  作为省级无烟医疗机构,全面禁烟,避免二手烟对孕产妇和胎儿的危害。


  三、以全程友好为核心,打造优质服务链条

  1 注重生育保护

  开展海扶技术,在深圳率先建立聚焦超声治疗中心,单机治疗量位于全国第二,是全国高强度聚焦超声临床培训基地,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等妇科疾病,通过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减少了妇女在生育前不必要的子宫手术,降低妊娠风险,保护生育力。开展冻卵技术,为需要进行肿瘤手术及放化疗的患者开展卵巢组织冷冻保存,待手术患者痊愈后重新移植回体内,产生健康卵子,帮助恢复生育能力,多措并举从源头做好生育保护。

图片

妇科聚焦超声治疗中心

图片

宫内疾病诊治中心病房

图片

宫内疾病诊治中心手术室

图片

宫腔镜手术

图片

胎儿镜

  2 孕前-孕期服务

  提供孕前保健、风险评估、遗传咨询、优生指导,帮助育龄夫妇在最佳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下迎接怀孕,同时利用先进技术如PGT(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确保胎儿健康,减少出生缺陷的风险,多学科结合,为夫妇提供一个安心、科学的怀孕准备过程。

图片图片

生殖医学中心

图片

生殖医学中心实验室

图片

取卵术

图片

PGT辅助生殖

  3 孕期-分娩服务

  通过产前优生诊疗服务、特色护理专科门诊、连续全面的生育服务,为孕产妇提供从孕期到分娩的全方位支持。依托医学遗传、产前超声和母胎医学中心,提供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生长受限、复杂性双胎和水肿等专病门诊服务,常规开展介入性产前诊断和宫内治疗手术。开设特色护理专科门诊,如助产士、妊娠期糖尿病、母乳喂养等,为孕产妇提供个性化照护。同时,由同一团队产科医师提供从建册到分娩的连续性服务,通过分娩镇痛、家庭化分娩、助产士和专业导乐一对一陪伴,缓解疼痛和焦虑,确保孕产妇的健康安全和舒适分娩。

图片

母乳喂养护理门诊

图片

助产士门诊图片

图片

产前诊断中心

图片

多学科诊疗

  4  分娩-产后服务

  配备专业产后访视团队,在全国较早开展产后访视工作,2023年产后访视率高达98.56%,包括为产妇提供母乳喂养、营养、心理、运动等咨询指导及健康教育服务。通过晚断脐和早接触早吸吮等措施,促进母婴早期互动和母乳喂养。提供产后健康检查、WAFF产后康复运动、产后抑郁筛查与心理咨询等服务,加速产后身体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图片

图片

产后早接触早吮吸

图片

WAFF运动

  5 分娩-儿童服务

  医院在全国率先实行“产儿结合”模式,新生儿科医生进驻产房,分娩时与产科医生共同管理,新生儿经评估进入新生儿科或爱婴区观察,开展儿童保健医生共同查房、早产儿的袋鼠式护理和云探视服务等,确保产儿科的无缝连接,做到新生儿从分娩后开始即在爱婴区、新生儿区、儿童保健科得到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

  6 高质量新生儿服务

  创新超早产儿救治模式,提出以“养育、帮助、支持为主、治疗为辅”的创新性理念和分阶段管理救治新思路,推行产儿合作、医护合作、医技合作、医患合作模式,28周以下超早产儿救治存活率近90%,远高于全国平均;最低孕周21周+4天,是国内唯一21周,接近全球最低孕周记录。建立区域性危重新生儿转运救治中心,接受周边城市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有力守护粤港澳大湾区新生儿健康安全。

图片

鼓励母亲袋鼠式护理

图片

超早产儿PICC置管

  7 优质儿童健康服务

  发挥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特色优势,建立高危儿早期干预中心,通过早期筛查、评估、干预和定 期随访,加强高危儿管理和疾病诊治。关注儿童生长发育和心理问题,开展亲子早教、智护训练、饮食行为评估、儿童心理疾病诊治、神经康复等项目,在国内率先开展相关早期筛查与诊断工作,为特殊儿童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康复服务。通过学校等平台,加强健康教育与指导,为父母提供知识和心理支持,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图片

高危儿门诊

图片

儿童心理专科门诊

图片图片

智护训练

图片

辅食课堂

  8 青春期和更年期服务  图片

  开展性教育、心理健康、生殖健康、口腔、眼科等青春期服务,帮助青少年应对成长中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提供涵盖从健康评估与教育、症状管理与治疗、心理支持与咨询、生活方式指导到跨学科综合管理的更年期保健服务,提供个性化的激素替代疗法和非激素治疗方案,帮助妇女应对更年期的生理和心理挑战,围绝经期门诊每年接诊患者2万余人次,处于全国前列。这些服务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的支持系统,帮助女性在这两个关键生命阶段得到必要的关怀和专业指导。

图片

儿童口腔舒适化门诊

图片

图片

一体化围绝经期健康管理


  四、以流程优化为导向,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1 全流程智慧服务

  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全程预约诊疗,减少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提供连续性的线上健康咨询与指导,以及互联网+护理产后延续服务。

  2 建设智慧产房

  通过系统对接和服务整合,实现孕产妇的实时监护和数据管理,提升分娩服务质量和效率。


  五、以幼有善育为目标深化婴幼儿友好服务

  1 完善托育指导体系

  作为深圳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制定十余项标准规范,创新开发标准化课程,加强从业人 员岗位培训,推动深圳托育行业高质量发展。

  2 暖心托育服务

  为解决职工育儿问题,同时为孩子们提供安全、富有教育意义的照护环境,医院长期为职工提供寒暑假托幼服务,并今年开始筹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中心,以打造成全市托育示范园及培训基地为目标,提供高质量托育服务。此举对于生育友好城市建设及支持儿童早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图片

暖心托育服务


  六、以区域引领为抓手,共建生育友好城市

  1 推广生育友好服务

  2023年深圳市成立由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牵头、深圳市儿童医院和各区妇幼保健院共同参与的“深圳市妇幼保健机构联合体”。依托妇幼联合体,牵头制定妇幼保健服务规范和医疗质量管理标准,涵盖妇女保健、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倡导生育友好;与薄弱区域妇幼保健院建立技术帮扶合作,派驻妇产科医生,全面提升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质量,减少孕产妇跨区分娩,让孕产妇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同质的全程生育服务。图片

  2 保障母婴安全

  落实母婴安全制度,发挥省、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作用,建立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运平台,完善全市孕产妇安全体系,保障母婴安全。


(编辑:深圳妇联   来源: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健康号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