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

首页 > 地方动态 > 韶关

韶关:“大手”牵“小手”,“儿童友好+”为城乡高质量发展添彩助力

来源:本网 时间:2024-08-20

  “这个猴子是我画的”“这个椅子是我装的”“这里刻了我的名字”......看到自己用积木搭的乐园、用彩笔画的图画在村里头变成了现实,以及自己的名字刻在公园建设纪念碑上,韶关仁化石塘村的小朋友们十足开心,并自豪地拉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介绍。


图片1.png


  这是今年3月,在韶关仁化石塘村首个儿童参与的“儿童友好口袋公园”微改造项目落地时的热闹场景。整个“儿童友好口袋公园”是由一群儿童友好空间改造创新营的青年专业者与村内儿童一起设计完成的。通过青年专业设计师的创新改造,把村内儿童们对公园的各种想象“照进现实”。

  儿童参与“儿童友好口袋公园”建设是韶关开展儿童友好城市的一个微缩影。自2024年2月,韶关市成功入选第三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获批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以来,儿童友好城市氛围愈加浓烈。“六个首创”突显韶关儿童友好特色,“六大友好”彰显韶关儿童友好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健全儿童友好推进机制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韶关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对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作出批示指示,强调工作重点,提出具体要求。先后出台实施《韶关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韶关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案》,规划编制、深入推进实施《韶关市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和《韶关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

  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单位主动担当作为、密切配合,在全市范围内打造出数个儿童友好特色品牌,形成创建儿童友好城市良好氛围。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纳入市委党代会报告和市政府工作报告;儿童友好相关工作纳入韶关市“十四五”规划;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程、妇幼健康保护工程、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首次纳入政府重点工程;妇女儿童发展和家庭建设相关内容纳入部门专项规划和市、县两级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用心用情用力,优化完善儿童服务友好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近年来,在韶关市妇儿工委各相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创意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儿童工作,在推进家庭教育方面,市妇联、教育、住建、律协联合打造了四个家庭教育线上课堂(“韶关父母学堂”“家庭教育亲子在线”“妇女儿童健康在线”“倾心说法直播间”),近年来,已经推出超330期线上直播课,累计超23万人次收听收看。

  在儿童关心关爱方面,韶关首创儿童服务项目“善美儿童之家”,以“妇联+爱心机构+学校+村(社区)+社工+义工+志愿者”服务模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家庭教育、亲子活动、安全教育等多形式的关爱服务,打造农村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乳源瑶族自治县溪镇柳坑中心小学是全市建设的首家“善美儿童之家”,这里的瑶族学生和留守儿童都占比过半,为了让孩子们找到家的感觉,在“善美儿童之家”通过结构化课程和参与式活动建立安全友好有爱的儿童活动空间,缓解儿童因照顾不周、陪伴缺失引发的安全意外事故多发、心理健康问题突出及发展滞后等困境。初步统计,2019年以来,全市累计已经建成38个“善美儿童之家”示范点,共开展各类活动2974场,为超3.3万名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了31万多次的关爱服务。

图片3.png


  突出本地优势,推动儿童空间友好

  风度书房是第三批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荣获2023年度韶关市改革创新典型案例。韶关市创新建设方式,打造为“儿童阅读打卡”新地标。风度书房建设统一开展选址、设计、装修,统一配送图书和设备、统一形象标识,统一服务管理、统一运营维护,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效益化,加速了风度书房品牌的复制推广,应用智能化管理,通过远程监控管理、开展志愿服务、打造活动品牌等方式,构建了“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建成风度书房94间,从市辖区逐步拓展延伸到县、镇、村、公园、景区,实现了全域覆盖和中心镇全覆盖。所有书房均设置了儿童阅读区域,深爱城乡儿童欢迎和好评。

  仁化县董塘镇新龙村是广东省首批儿童友好示范基地,该村秉承“为儿童创建、请儿童参与、让儿童受益”理念,打造儿童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环境。先后建立了“儿童之家”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成立了儿童艺术团、儿童读书会,并设立了儿童“周末课堂”,夏令营暑期培训班,各种儿童友好活动设施在村内随处可见,如有农村小鱼塘打造成孩子们嬉戏玩水的“大海”,围墙打造成孩子们涂鸦的画版、心语墙,降低的篱笆让瓜菜蔬果探出头来和孩子们亲密接触,还有沙滩,滑梯、攀爬绳、蹦蹦床、翘翘板等设施,重点突出儿童主题,提升儿童游戏空间。该村的做法得到国家、省妇儿工委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携手“童”行,强化儿童参与友好

  当前,韶关市正在积极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发挥“美丽庭院+儿童友好”模式的探索,积极在“美丽庭院”“美丽乡村”“美丽圩镇”的建设中植入儿童友好理念,强化儿童参与。仁化石塘村“儿童友好口袋公园”微改造项目是首个儿童参与友好的一个项目。同样在仁化恩村,建有一个多位青年专业者和恩村儿童共同设计完成的复合功能儿童友好空间——恩村未来中心。将该村一个闲置的农家院落,按照孩子们的想法融入低成本的儿童友好元素,包括设有攀爬架与地绘跳格子的室外玩耍空间,以及儿童研学空间、恩村创新中心等记录展示本地居民与儿童参与创新的过程的室内空间,成为村内儿童和照护者日常休闲和社交的好去处。


图片5.png


  在翁源县青云村,儿童参与友好又是另外一种呈现。青云村在开展“美丽庭院”建设时,把儿童友好理念充分融入整体发展规划中,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阵地,设置儿童绿道、科普基地湿地公园、心理辅导站等儿童友好场所,打造儿童友好服务圈,让村内儿童不出村就能学得安心、玩得开心;成立“小鬼当家”议事会,组织儿童参与“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提升儿童在乡村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感,进一步提升儿童在乡村建设中的参与感。

  此外,韶关还积极探索多种“儿童友好+”新途径,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小小讲解员、小记者、小志愿者等活动,让韶城“小主人”发挥“大作用”,为城乡高质量发展添彩助力。


(韶关市妇儿工委办公室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