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手机版

首页 > 地方动态 > 佛山

打造“20分钟工作圈” 佛山市禅城区举办专属招聘会为女性就业护航

来源:本网 时间:2023-04-06

  2023年3月5日,2023年“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春风送岗·魅力绽放”佛山女性就业招聘会·禅城专场在季华园举行。短短3小时入场市民就高达4000多人,2000多岗位供给方近100企业收到女同胞递交的应聘意向表格过1000份,掀起了一股“招聘热潮”。

  在佛山市妇联指导下,禅城区妇联主动作为、创新形式,发挥“联”字优势,携手人社部门、高校、多方社会组织和社会资源策划开展女性就业大型招聘会,聚焦40+妇女、20+女大学生两大人群,重点打造“禅城灵姐”灵活就业和“芳华20”年轻女性两大服务品牌,倡导“20分钟工作圈”,精准对接企业用工和女性就业需求,实现用工企业与求职者的无缝对接和“双向奔赴”,创设留才储备池,打造服务新就业形态女性新样本。

  广东省妇联妇女发展部部长王毅丽,佛山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甘绮霞,禅城区委副书记王树斌,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叶平,区政府副区长何海虹等领导嘉宾出席本次活动。

  启动仪式上,甘绮霞主席对女性就业招聘会的举办表示肯定与支持。她表示,就业是民生之本,多渠道、多举措促进妇女平等就业、灵活就业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营造平等就业的社会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今天来到现场的女士朋友们,来了就是一家人,禅城就是你们温暖的家!”李叶平常委表示,要在实现中心城区到城市中心的重大跨越进程中,持续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多措并举促进高质量就业。区委区政府将大力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同时为灵活就业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服务,搭建更广阔的敬业乐业平台。

  活动现场举行了“巾帼心向党·奋进新征程”2023年“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全国、省级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和个人得奖代表的宣传学习和优秀女性代表主题宣讲分享。

  体验式集市招聘会,轻松氛围中助力“她”就业

  “你好,这是我的简历请看看!”“如果时间合适,可以先来公司试试工!”在本次女性就业招聘会中,各企业化身集市“摊主”,展示“销售”体验式岗位,为前来求职的女性提供轻松的面谈氛围。现场设有灵活就业、全职两种形式共2000+岗位供求职女性选择,提高了求职意向达成率。

  求职者闻燕玲今年44岁,以前从事过幼师行业,因为需要接送小孩的原因,需要找一份时间灵活的工作。她在“禅城女性”公众号上看见招聘会信息后,便来到现场咨询:“今天我终于勇敢迈出了第一步。”她因无法持续工作,此前她从未敢参加招聘,也不知道哪里有招聘会,“本以为很难找到离家近、时间灵活的岗位,我觉得在这次招聘上,我应该可以找到一份顾家挣钱两不误的工作,希望以后有多些这样的活动。”

  这次招聘会的企业在现场设有岗位体验区,让女性求职者对企业岗位有更直观清晰的感受与理解。同时,本次招聘会还开展了就业政策、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社会保险政策、劳动维权、妇联服务、综合指导等“面对面”咨询和服务,普及女性权益法,提供各项咨询服务,进一步提升女性求职就业维权意识,营造促进女性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这里岗位很齐全,可供选择的种类很多,而且还有女性权益普法、心理咨询等摊位,可以学习如何保证劳动权益,很受用。”前来求职的佛山科技学院学生张漫婷,在现场已将简历投递至2家相关企业。

  禅城区妇联打造“芳华20”年轻女性服务品牌,鼓励推动女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和思想观念引导,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婚恋观、家庭观,把招聘会和延伸服务办成女大学生踏入社会的“第一课”。

  深精专挖掘岗位供给灵活探索“20分钟工作圈”

  禅城区妇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等方式开展“妇字号”企业和女性社会组织调研,主动收集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妇联等企业2000+个岗位的用工需求,加强与佛山市科学技术学院、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摸清女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需求,帮助女性高校毕业生与企业精准对接。

  此外,区妇联聚焦40+(45-55岁)再就业女性群体,相应在饮食、家政、美容美发等领域设立灵活岗,并通过发动全区146个村居和“四新”领域妇联广泛宣传,组织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女性人群等到场参加应聘,打造“20分钟工作圈”,更好地推动再就业女性因照顾家庭或体力问题需要灵活上班和弹性工作的女性就业,也为探索新就业形态下如何助力女性灵活就业提供了新的途径。

  做好就业工作既是稳经济、扩内需的内在要求,也是增加群众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康莉主席表示,下一步,禅城区妇联将持续发挥“联”字优势,通过搭建供需平台、畅通信息渠道、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就业环境,持续为企业招聘和女性求职牵线搭桥,为女性就业营造良好环境,帮助更多妇女扎根禅城、实现价值,助力建设高质量禅城。

招聘会现场照片无人机照片2.jpg

  (佛山市妇儿工委办供稿


附件: